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丹阳市 云阳 学校 年级 语文 下册 23 东阳 马生序学案无 答案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送东阳马生序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2、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嗜学 ”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10“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湖北专版)习题课件:18课(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