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6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综合测试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每小题2分)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天上的街市)B.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皇帝的新装) C.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决伦、感人fif( )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蔚蓝的王国)D.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拥出了一股巨大的qngch( )而新鲜的水流。(七颗钻石) (1)给A、B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 ) 骇( )人听闻(2)根据C、D句中的拼音写汉字。(请工整地写在拼音后的
2、括号里)(3)结合C句的语境,解释画线词语“酬唱”的意思。 (4)C、D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订正。 订正为 ; 订正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3.默写诗句。(3分)(1)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4.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
3、体的一项是( )(3分)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C.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著有诗集女神星空等。B.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其作者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C.蔚蓝的王国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他还著有
4、猎人笔记父与子等。D.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是丹麦人,他的作品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 , 。 , 。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7.发挥想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句子补充完整。(6分)(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 。(2)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枫叶全红了,红得像 。(3)岸边的花灯倒映
5、在湖中,宛如 。第二部分(共35分)(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1分)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中改变了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命运,是为了表达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B.四个“定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信念的坚定。C.“天上的明星现了”
6、中的“现”字暗示了黑夜的降临。D.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9.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其用意是( )(多选题)(2分)A.“朵”常用作花的量词,这里暗把流星比作花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朵”是流星的量词,不同于一般,引发人们的思考。C.“朵”使流星给人留下美的回味,让读者越发觉得天上的街市神奇美妙,对其有无限向往。D.“朵”增添了流星灿烂的光芒,使人们不禁眼前一亮。10.通读全诗,诗中第 节是虚写;诗中对牛郎织女这一传说进行了大胆改造,表达了 。(3分)11.诗人由路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编织了一幅神话般的美景图。你对生活中的桥产生过哪些联想或想像?用一两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7、(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男孩和他的树从前,有一棵巨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下小睡他爱树,树也爱和他玩。时间过得真快,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每天都来树下玩耍了。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 “来和我玩吧!”树说。“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孩子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来和我玩吧!”树说。“我没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们
8、需要一栋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没回来,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欣喜。“来和我玩吧!”树说。“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这样你就能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没有露面。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给你了”树说。“我也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我也没
9、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我真的不能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桩。”树含着泪说。“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太好了!老树桩正是休息时最好的依靠,来吧,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这是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愿意和爸爸妈妈玩。当我们长大成人时,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只有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或者遇到了麻烦时,才会回来。不论怎样,父母总是支持我们,竭力给我们每一样能让我们高兴的东西。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啊!对于等待的人,时间过得太慢;对于恐惧的
10、人,时间过得太快;对于悲伤的人,时间总是太长;对于享乐的人,时间总是太短但是,对于那些在爱的人,时间却是永恒。12.作者写了男孩和树的哪几个生活片段?(6分) 13.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树给了他哪些帮助?(3分) 14.请结合上文,为结尾一段中省略号省略的部分补写一个句子。(2分) 15.结尾部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自然之思林湄(荷兰)城市的物象大同小异,唯自然风光独特、真实、多彩、宽广。古人将自然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灵性意识;理学家觉得可借自然悟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强调人只有接近大自然才能恢复本源状态。
11、以上审美观虽有差异,却均是由物象升华为形而上意识,使人在超功利的层面上获得灵性感悟。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接近大自然,只有饱暖富足的时候,才想到外出游玩,选择的对象多为名城名景,少有人将平凡的自然风景放在心里。我也不例外,少年时期的故乡,山、海、小河、原野、丘陵、花、鸟、树等样样有,却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视接触自然为生命的本然,视之为玩耍、生存需求、消磨时光的物象。直到移居欧洲后,才发觉邻居或友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是源于屋前屋后的平凡小景路旁的树木、花卉、草地、禽鸟、河畔,荆棘里的野果,鸡鹤共处的泥潭。他们无论在外散步还是健身,都能与马、狗同欢同乐,或是于阳台、小花园内
12、一面日光浴一面看书,脸上满是平静、安详、满足、喜乐的神态。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又是怎样看待自然的呢?我曾醉心于文学追寻人生的真谛,也曾将灵魂送进教堂耕耘精神的家园,却很少关注身旁的野花小草、青枝枯叶,或散落在视野里的虫鸟兽禽;偶尔接近,也是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待,不过是一时的好奇进而产生感官的愉悦,却少有追寻的情思。久而久之,在品尝世间的生存滋味后,我自然会想到古时文人墨士为缓解生存苦痛投身山水的意愿。那么,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为求答案,我决心用心灵和时间去感受、寻找“桃花源”。站在山水前,面对峡谷、黑森林、悬崖,或是小河流水、百花簇簇、青草碧树,灵魂内似乎多了几双眼睛。我有时视它们
13、为一幅画,有时觉得它们如同一座剧院,还有时将它们看成一所疗养院离开喧闹的人群,不看人的脸色,在简单轻松的时空里展露自我本性,忘却平日想不通的人与事。我在尘世和大自然间不断往返,生命和自然日益和谐相融,互为依存。更有趣的是,原先梵高自画像里那双无神的眼睛,在我眼中竟然郁消闷散,炯炯有神。真是奇迹!随后我在观察自然的陶醉与忘我中,学习思考和叩问,由最初的愉悦渐渐进入想像,进而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在云朵的形状、色彩、虚实、动静、集散中,我体悟到人在宇宙里岂止是沙尘,简直是虚无,而人类却大言不惭地发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我又在试图解读感觉和虚幻、有限和无限,以及自然界中肉眼看不到的
14、“大秘密”。记得那日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无意间看到玻璃窗外经严冬寒风磨砺的玉兰秃枝上,萌发出点点绿意,在温柔的霞光中安然仰立,我顿然无比欢欣。我又久久地凝望那路旁的花树或是小草,再看看小河边的孵禽、枝头上啁啾的小鸟以及绕着花朵飞翔的蝴蝶和蜜蜂,它们无人看管,竟然如此和谐、宁静和安逸,一如王维笔下“无心,无目的,无意识”的境界。从前对自然之美之所以无动于衷,原来是因为还带着情绪,心不静、神不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发现,一次精神的洗礼。自然不仅是我的挚友、师长,如今更是我的恋人了。我时时怀念之并时常对它倾诉,它给予的恩典和慈爱不但让我回到身心愉快、知足常乐的日子,还令我再识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我渐
15、渐体悟并拥有了洋邻居那份简约、单纯的愉悦,哪怕是路旁的一朵小花,房顶缝隙里的一株小草,均让我慷慨有思,怦然心动。(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05月10日,有删改)16.从全文看,作者的“自然之思”经历了四个阶段,请简要概括。(2分) 17.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2分)(1)真是奇迹! (2)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发现,一次精神的洗礼。 18.第段画线句中“文人墨士”让你联想到哪些故事?请写出两个相关的事例。(2分) 19.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2分) 20.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自然的认识和思考。(2分) 第三部分(共40分)21.作文。(40分) (1
16、)根据以下材料,展开想像,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有一群小鸟,为着某种目的,它们决定飞越太平洋。每只小鸟都找来一小截树枝,它们衔着树枝开始了远航。累了,它们把树枝扔到海面上,飞落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它们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们停在树枝上睡觉它们团结协作,搏击风浪,战胜饥饿与疲劳,终于跨越了太平洋。(2)什么是回声?你由回声想到了什么?请发挥你的想像力,以“回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参考答案1.(1)mio hi (2)肺腑 清澈 (3)用诗词互相赠答。 (4)决 绝 拥 涌(1)不要念成“nio”和“gi”。(2)“肺”不要写成“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