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石碌英才学校202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昌江 英才 学校 2022 学年度 九年级 语文 第一 学期 期中 模拟 测试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海南省昌江石碌英才学校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测试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一、 课本巩固、积累(45分)1、 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4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言简意该 分道扬镳 理直气状 家瑜户晓狼狈不堪 溶会贯通 实事求是 玲珑剔透错别字改正字2、名著阅读:根据有关情节,写出作品和作者。(4分)作 者作 品 有关情节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3、写出下列富有哲理的句子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2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出处:_作者:_4、下面句子正确读法是( )(2分)
2、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5、“朝辞白帝彩支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画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6、按课文要求填空(9分)(1)晨星理荒秽, 。(2) ,烟波江上使人愁。(3)域民不以封疆,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 ,长河落日圆(6)将军百战死 。(7)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7、综合性学习(5分)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
3、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从,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2分)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个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_(3分)8、阅读关雎回答问题。(5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4、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3分) 9、阅读得道者多助,失
5、道者寡助,回答问题(共12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亲戚畔之 畔: 攻亲戚之所畔 亲戚: 委而去之 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天时不如地利,地
6、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证证方法?。(2分) (4). 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课外阅读(25分)(一)精读下列文章回答10-15题(14分)棉 花 糖 周 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
7、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
8、。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729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4单元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