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 联盟 2022 届高三 上学 10 联考 语文试题 扫描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三10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 C(A 原文中没说“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属于无中生有;B“多是”不当,原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上的判断;D 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说“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富的人生意蕴”。)2 D(“对原作的意蕴原作的思想意蕴”错,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的是“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
2、“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3B(B项“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体现的是“诗缘情”。)4(1)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观点:读诗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则是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总结唐诗宋词中的典型作品,让现代读者在审美享受中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回扣了观点。(2)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清人叶燮的话,用以说明“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读诗就是读人”;引用清人沈德潜的话,证明了“公认的大诗人,是人品与文品并重之人”的观点;引用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的言论,表达了诗歌
3、中“情”与“志”相统一的特质。以李、杜、苏、辛为例,论证了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现代人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5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来鉴赏;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哀怨的心境;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感悟投入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以己推人,发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6B(B“作者对齐竞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4、分析错误。这不能看出作者对齐竞的批评,齐竞只是觉得汪可逾不教课练琴也是可以的,只是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而已。)7D(D“揭示主旨”错误,选项对小说的主旨表述准确,但从画线句子中并不能解读出小说的主旨,选项属过度解读。)8主动工作。众人一般乐意休息,她却待不住,主动要求调换工作。不拘常规。她放弃标语常用的美术字,而用自己熟悉的楷书。工作较真。部队开拔,别人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就走,她却坚持写完标语。淡泊名利。政治部给予她工作上的表彰,她却不愿接受荣誉。(答对1点给1分,答对4点给满分)9本文虽然没有正面描绘战争,未将笔墨侧重于硝烟滚滚的战争场面,但战争的紧张感、残酷性却在作品的多处细节描写中得以体现。
5、小说主人公汪可逾出身于书法世家,她纯真、多才,作者通过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达了对文明的礼赞和对先进知识分子的讴歌。本文虽然是战争题材,但却落足于“写标语”这样一件日常小事,人物身上的纯真诗意融合在战争生活中交相辉映。10 D (解析 “鄩伏兵五千于河曲丛林间”,“河曲”是“丛林间”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B、C;“帅骑驰突”,主语“晋王”省略,其前应断开,排除A。本句译为:此时正好遇上天气阴暗,刘鄩在河流拐弯处的丛林中埋伏下五千多士兵,一边呼叫一边击鼓冲了出来,把晋王包围了好几层。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故选D。)11 A(解析“嗣,指诸侯传位给长子”错误。应是“传位给嫡长
6、子”。)12C(解析“只身突围”错误。原文“王跃马大呼,帅骑驰突,所向披靡”,意思是晋王策马腾跃,大声疾呼,率领骑兵突围,所向披靡。可见并非“只身”突围。)13(1)(后梁)逃跑的死亡的将士数以万计,丢弃的物资粮草和军用器械堆积如山。(得分点:“失亡”,逃跑的死亡的;“委弃”,丢弃;大意2分。)(2)晋王在魏县慰劳军队,趁机率领百余骑兵沿河而上,偷偷地察看刘鄩的军营。(得分点:“因”,趁机;“觇”,偷偷地察看,侦察;大意2分。)14 不与他们协力抗拒对方,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做大事的人不应该顾念小的仇怨;用恩德安抚他们,能成就自己的威名。(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满分。)15 B(解析:B.联
7、系全诗,尤其是结合尾联可知,诗人期望朋友能尽快“趋丹陛”“鸡树亲”,重回朝廷,以有用之身造福百姓。整个颔联的“求”和“不厌”主要是对于房明府被罢的委婉表述。因而“对隐居生活的祝福与赞美”属主观臆断。)16内容表达:颈联写远峰因晴显得更近、柳树因雨显得清新,由上文记叙、议论结合转为描写景物,显得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情感抒发:由上文对朋友政绩及品德的赞美,转为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也蕴含对朋友未来再展宏图的美好祝福,情感变化自然,写得鲜活动人。(答对1点3分,答对2点给满分。)17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人道寄奴曾住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