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24 把握 说明 结构 备战 2024 年中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高频 讲课 全国 通用
- 资源描述:
-
1、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考点目录考点目录考点解读课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题解析24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梳理文章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一步。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说明结构的考查有两种角度:一是考查全文的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连贯式;二是考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但这个关系和全文的结构不一定相同,因为同一篇文章可能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比如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的段落之间可能是并列或递进关系。所以,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从内容入手,认真区别。考点解读常见考查
2、形式:用“”划分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个部分,下面划分正确的一项是()。本文(第段)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第段后。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个位置(或哪一段后面)最恰当?为什么?考点解读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1:说明文讲究严谨、科学,重视段落内部结构的清晰、有序。请以下面语段为例,分析其段落内部的结构方式。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
3、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立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节选自中国石拱桥(部编版八上)】课文解剖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1:说明文讲究严谨、科学,重视段落内部结构的清晰、有序。请以下面语段为例,分析其段落内部的结构方式。【答案示例】本段第1句以一个问句为“总起”,引起读者的兴趣,下面的第2、6、7句与第1句构成总分结构,又以“首先”“其次”“再其次”这样的序次连词为
4、标志,构成由主到次的逻辑关系。其中第2句总说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与从属于它的第3、4、5句构成“总体概说举例分说”的结构。第3句介绍石料的制作,与介绍建筑技术的第4、5句是并列结构;第4、5句之间,又是“总体概说举例分说”的结构。课文解剖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部编版八下)“思考探究”二: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答案示例】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从而引出了说明对象。课文解剖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12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3二、判断说明结构
5、的方法三、常见题型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技巧解密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形: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如苏州园林一文,运用了“总分”的说明结构,先从总体上说明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然后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再如恐龙无处不有一文,运用了“总分总”的说明结构,第1段提出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第214段用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第15段总结全文,呼应文
6、章开头提出的观点。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2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采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按照“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各部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3递进式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原因到结果,等等。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从物候现象到物候规律的认知过程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结构。再如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引出可能导致包括恐龙在内
7、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然后肯定“撞击说”,否定“火山说”;最后通过麦克霍恩等人的研究证明得出结论。追本求源,按照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层层剖析。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采用时间顺序的说明文,介绍产品制作的说明文采用的也一般是连贯式说明结构。如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的层次反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各层之间是连贯的。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二、判断说明结构的方法 1.看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总分式:看首尾段落,如果与中间段落存在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则是总分式,有
8、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情况。并列式:如果各段落可以调换顺序且不影响文章意思,就是并列式。递进式:如果各段落的意思逐渐深入,若调换顺序会影响文意理解,就是递进式。连贯式:如果各段落之间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存在先后顺序,就是连贯式。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2.看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一般是总分式;空间顺序:一般是并列式;逻辑顺序:一般是递进式;时间顺序:一般是连贯式。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3.看特殊词句。比如“第一”“第二”等表并列关系,多用在分述部分;“首先接着最后”等表时间先后,多用于连贯式;“由此可知”“综上所述”等多用于总分式或递进式
9、。另外文中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常常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4.看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较少)。事理说明文多为“总分总”式,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三、常见题型:题型一:划分结构层次包括某一段划分、某几段划分和全文划分。作答时,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按文章结构特点来划分。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按说明对象来划分。理清说明对象,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对象的。有时,一个说明对象里又分许多小的方面,要能把
10、这些小的方面结合起来。抓联系纽带。即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文章中有总结性和过渡性的关键词句常常是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关键。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023年河南中考】非连文本阅读: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A./B./【参考答案】A项合理。因为文本一段用科幻电影引出天津大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本文的说明内容DNA可用来存储敦煌壁画数字图像;第段解释DNA可作为存储载体的原因;第段具体解释敦煌壁画能“变身”DNA并被成功读取、恢复原样的步骤。A项正体现了递进式的写作思路。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题型二:分析段落作用1.开头段的作用:概括
11、本文内容,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谚语、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和描写性语言等,点明题目,增强文学色彩,生动形象地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结合说明方法进行分析。设问开头,设置悬念,引人思考,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激发阅读兴趣。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020年江苏淮安中考】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模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参考答案】开头列举人们总是在不
12、自知的情况下习惯性摸脸的现象,引出说明对象: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与标题照应;为下文具体说明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做铺垫;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020年辽宁营口中考】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选文第段的作用是什么?据“西昌发布”公众号4月1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参考答案】由西昌和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极其凶险的
13、事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题型二:分析段落作用 2.中间段的作用:内容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关于内容的说明,引出下文关于内容的说明;和上下文相照应;如果运用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再结合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022年山东聊城中考】分子育种技术让水稻更高产:简析第段的作用。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但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诱变,基因的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而杂交育种则需要经过
14、多代的筛选、会交和自交,耗费的时间常常要以十年计。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答案】承上启下。“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承接第四段,总结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引出下文怎样高效精准改变基因。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题型二:分析段落作用3.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指出说明对象的作用、用途、发展前景、发展意义;补充说明该事物其他方面的特点或注意点,使说明内容更全面,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说明
15、对象的特点。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例:【2021年湖南湘潭中考】宇宙也有“高速公路”:很多读者喜欢文章的最后一段,试阐释其妙处。(2分)目前,我们对星际高速公路的认知仍然有限,小行星是否会搭乘星际高速公路到达地球?如何及时发现星际高速公路网络上运行的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未来人类能否借助星际高速公路网络更快地飞出太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解析】最后一段的独特之处在于问题的设置,解答此题可以从文段设置问题的好处方面来考虑,如启发读者思考,引发读者兴趣等。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最后一段针对人们目前对星际高速公路的认知,提出了读者关心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会引
16、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探索科学、了解太空知识的兴趣,让人感觉回味无穷。技巧解密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题型三:句段能否调换顺序?(1)表态。通常回答“不能”。(2)阐述理由。因为这几段运用了的说明顺序介绍(第段说明的是,第段说明的是),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古今中外的时间顺序;或存在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及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空间顺序;或二者存在先后(因果、递进等)的逻辑关系;或因为这几段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或与前后文照应等。(3)这样的行文安排符合人们认知事物/事理的一般规律(或这几段与上/下文第段“”这句话相照应),调换后不合逻辑,所以不能调换顺序。技巧解密考点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97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