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定时训练(11-9)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定时训练11-9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 平遥县 高考 补习学校 2017 2018 学年 语文 定时 训练 11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7-2018学年高二知识清单定时训练语 文 班级: _ 姓名:_考号:_ 座号: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圣人不凝滞于物C、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D、形容枯槁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B、是以见放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3、下列各项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渔父一文中,作者屈原采用对话的方式控诉了自己被逐的原因,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B、“渔父”是一个“隐者”的形象,他消极避世,主张随遇而安。“淈其泥而扬其波”,这从一
2、定意义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动乱社会的厌倦和不满。C、同样是面对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渔父”和“屈原”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是消极地随遇而安,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个是把自己和祖国融为一体,抱定以身殉国的态度。D、渔父一文是一篇短赋,它句式多变,行文自由。该文在楚辞补注、史记屈原列传、刘向新序等文献中都有保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形容枯槁(非常)B何故深思高举(行为)C受物之汶汶者乎(玷辱) D可以濯吾缨(洗)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游于江潭室西连于中闺B自令放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与时俯仰,以通其惑D安能以身之察察
3、不知老之将至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B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C结尾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劝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D本文语言简洁,屈原、渔父的对话多运用比喻和反问,既表达各自明确坚决的立场,又形象富于哲理。7.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706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