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类型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 第一单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1849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PPTX
  • 页数:31
  • 大小:1.3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 第一单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高中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课件 第一 单元 正确 思想 哪里
    资源描述:

    1、第 一 单 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语文内 容 索 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练习思考与运用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助读知识积累预习助读【了解背景】1963年5月2日至12日,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全国各地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十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并且就有关工作,制订计划,全面部署,抓紧时机,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推行,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部办到,并力求办好。”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

    2、案)。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预习助读知识积累【相关链接】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58.2万字。由于毛泽东选集只收录毛泽东1949年以前的著作,而且篇幅较大,中共中央于1960年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和乙种本,在普及毛泽东思想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少重要著作没有选入或者只节录片段。198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重新编辑出版两卷本的毛泽东著作选读,选

    3、编毛泽东1921年至1965年间的著作68篇。其中选自毛泽东选集的有51篇;毛泽东选集以外的,包括在本书中首次发表的著作有17篇。这部著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个普及读本。预习助读知识积累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预习助读知识积累2.解释下列词语(1)固有: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2)究竟:结果,原委;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毕竟,到底。(3)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4)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预习助读知识积累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反映反应辨析:“反映”,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

    4、;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化学反应;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广。例句:诗集以雄安新区建设为背景,从多个侧面反映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进程、文脉传承和风土人情。由于当天大风将路口的临时红绿灯刮倒,他怕影响其他司机看信号灯而将红绿灯扶起来并固定好,他说做这些是自己本能的反应。预习助读知识积累(2)正确准确辨析:“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正确”重

    5、在事物的性质,强调没有错误;“准确”重在行为方式或效果,强调没有误差或偏差。“正确”可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准确”多用于计算、测量、语言表达等方面。例句: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自觉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下来思考和认识,准确把握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和要求。预习助读知识积累(3)反复重复辨析:“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翻悔;(不利的情况)重新出现;重复的情况。“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又一次做(相同的事情)。“重复”次数比“反复”少。从对象比较,“反复”多指不同的动作或事物多

    6、次出现。“重复”指相同的动作或事物再现。例句:高考临近,高三女生小璐却反复发烧,昨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导致的。对于澳大利亚方面有关人士的类似的说法,我们已经多次回应了,这里我不再重复了。研习讨论与鉴赏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问题研讨【任务一】明确文章观点,梳理作者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种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通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

    7、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部分,从“现在我们的同志中”到结尾。点明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意义。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3.文章论述了哪四个问题?参考答案:第一,批判了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论述了只有社会实践,只有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才是正确认识的来源。第二,具体分析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前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8、后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三,论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即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论述了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任务二】分析文本内容,赏析语言特色1.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是什么关系?参考答案: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摄全篇,同时包含后两个问句的内容。2.作者为什么否定“天上掉下来的”和“

    9、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这两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参考答案:因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第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第二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两问两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得很通俗,口语化,略含讽刺意味,否定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3.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参考答案: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必须再把它“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特别重要是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第一

    10、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4.本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用明白无误的词语表达深奥难懂的理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呢?参考答案:从标题上看,用了一个问句,从读者认识上的疑难的症结提出问题,引人深思。难懂的哲学命题被通俗地揭示出来了。从开头看,提出三个问题并简单给出答案,用的是群众最为熟悉的语言,表达的却是极其严密的哲学观点。第一问是总领、应题,答案在最后,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后面两问,是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不搬用名词术语,深入浅出。从行文用语看,文中使用了三组相应的概念:“

    11、存在思想”“实践认识”“物质精神”。这三组概念在表达哲学观点时,有时是相通的,有时使用范围和特定内涵又有一定的差别。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课堂活动作者为什么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作为文章标题,而不用“认识论”或者“认识与实践”等作为标题?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及特色的赏析。观点一首先文章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其次,标题用语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用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观点二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通俗易懂,比“认识论”之类的题目更易理解。文章行文也通

    12、俗易懂,文与题风格一致,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整合建构【思路整合】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审美鉴赏】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所谓准确,从语言本身来看,就是用词贴切,造句合乎语法习惯,说话有层次。从逻辑的角度看,就是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具有逻辑性。文章开头写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里用了两个“只能”,起到了限制作用,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唯一的,回答非常肯定,特别是后一个“只能”,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的道理。又如:“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

    13、、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这句话中的“正确思想”含义较广,不同世界观的人,或世界观相同但站的角度不同的人,解释都会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不说清楚,会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作者用了“代表先进阶级”这个定语,使“正确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使读者能准确地去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讲的道理。句中的“一旦”是个不确定的词,对“被群众掌握”起限制作用,表达了“正确思想”变成“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这层肯定意思。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整合建构【素材挖掘】练习思考与运用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答案:A解析:A项,li/li,zhng/zhng,hu/h

    14、u;B项,shu/shu,ji,du/du;C项,dio/tio,qing/qing,sh;D项,ju/jio,ling/ling,xu。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答案:C解析:C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于句中感情色彩不当。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A.。”。”B.”。”,”C.”。”,

    15、”。D.。”。”。”答案:A解析:第处为直接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内,排除B、C两项;第处为间接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外;第处引用的内容已经成为原文的一部分,后面不用加逗号;第处其后已经有了句号,此处只用引号即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众所周知,人的思想总是要变的,认真改造会变,不认真改造也会变,可见进行思想改造对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B.1941年,是在毛泽东倡导下全党推行调查研究方法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3月17日,毛泽东为农村调查一书写了第二篇序言。C.要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坚定,那么他即使工作能力很强,也不应该被委以重任,因为他迟早会出大问题。D.由于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

    16、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导致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下降。答案:B解析:A项,不合逻辑,可改为“认真改造会变好,不认真改造会变坏”。C项,主语位置不当使得语意混乱,可改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是理想信念不坚定,那么即使工作能力很强,也不应该被委以重任,因为他迟早会出大问题。D项,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残缺。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从现象中看出本质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人不但有思想用文字来记录思想A.B.C.D.答案:A解析:通读所给的五句话,第句能与前文衔接;第句紧承第句,由此得出答案即可。二、思考与探究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改造我们的学习还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都告诉我们一个普遍道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那么,你能列举出哪些著名的理论联系实际而取得成功的例子?答案:略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 第一单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184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