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类型第三单元(讲义 检测)-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4093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33.6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单元讲义 检测-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 第三 单元 讲义 检测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复习 部编版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基础复习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字祭祀(s)遨(o)游外甥(sheng)梁山泊(p)门缝(fng)戴冠(gun)枇杷(ppa)凤(fng)凰蜀国(sh)蜷曲(qun)乾坤(qinkn)铸刻(zh)隶书(l)小篆(zhun)皋陶(goto)造诣(y)提供(gng)楷模(m)领域(y)书籍(j)报刊(kn)匈奴(xing)殷商(yn)国子监(jin)m迷惑、谜语p枇杷、琵琶bin辩论、辨认mn名气、鸣叫二、猜字谜1.猜字谜的常用方法: 组合法:是指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重新组合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家十一口”。“十”“一”“口”组合起来就是个“吉”字。 意会法

    2、: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重逢(猜一个字)”。重逢就是再一次见面(又见),谜底就是“观”。2.字谜半部春秋(秦) 赔惨了(夸) 刘备哭,刘邦笑(翠)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3.字谜(1)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2)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3)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4)人不在其位。谜底:1.府 2.雷 3. 秋 4.立 4.门内添活则为“阔”。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2)你还能列

    3、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一人一口酥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三、歇后语1.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2.歇后语(谐音) 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画)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飞机上敲铜锣声名(鸣)远扬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

    4、无(吴)用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3.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枇杷(琵琶)。4.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枇杷”和“琵琶”就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5.拓展积累:猜一猜一连三座庙( ) 石头蛋腌咸菜( ) 霜后的萝卜( ) 关公打喷嚏( ) 熬尽了灯油( ) 打架揪胡子-( ) 吃饺子不吃馅( ) 癞虾蟆跳水井( ) 大肚子踩钢丝-( ) 耳朵里塞棉

    5、花-( ) 答案:妙(庙)妙(庙)妙(庙); 一言(盐)难尽(进); 动(冻)了心;自我吹嘘(须)。 烧心(芯) 谦虚(牵须) 调皮(挑皮)不懂(噗咚) 铤(挺)而走险 装样(羊)四、有趣的形声字1.教材中“星、凤、蜀、祭”四个字,古人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成了现在的字。 这4个甲骨文是形声字 星 、 凤 、 蜀 、 祭 这4个甲骨文是会意字 秉 、 北 、 并 、 册 2.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3.形声字类型。左形右声:

    6、 铜、材、偏、骑、秧、冻 、证 、破、清、城形占一角:栽、栽、裁、载内形外声:闻、辫、辨、雠、问、辩、戽、瓣、闷、阙外形内声:固 、庭 、圆、裹 、阁、阀 、园 、匾 、病、衷右形左声:攻、 颈、 故、歌 、瓢、战 、放 、鹉 、雌、 削声占一角:甸、恐、醛、糜、旗、渠下形上声:架 、慈 、赏、烈、斧、 贡、 案 、膏 、凳、恭上形下声: 爸、芳 、崖、 宵、箱、岗 、字、界、 管 、露五、汉字字体的演变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商甲骨,周金文;秦代小篆汉代隶;魏晋时期草楷行。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汉字,字形像图画;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小篆是

    7、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1)甲骨文 又称“契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首先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 甲骨文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线条细而均匀,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回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3)小篆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是最早统一的文字,象形已不明显了。一是

    8、字形呈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富有奇趣。(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基本消失,笔画简单。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5)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是南北朝后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便于书写。“楷”的意思是规矩、楷模。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 横平竖直。(6)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

    9、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7)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2.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甲文的发现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甲骨文,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3000年以前。3.说文解字中重新定义了汉字的六种构造,也就是“六书”,分别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法欣赏: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唐代怀

    10、素草书千字文;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及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怀素的千字文。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

    11、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

    12、体”。七、研究报告1.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一般分五步:确定研究报告的标题;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2.研究报告中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代了研究目的是研究姓氏文化,探寻“李”姓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查阅书籍和报刊,询问身边的人。整理的资料有“李”姓的来源,“李”姓历史名人,“李”姓人口数量现状。3.研究的结论有三条:“李”姓源远流长。“李”姓人才辈出。“李”姓人口数量众多。八、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1)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

    13、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和实施时间。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一、 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fng hungxin mngj s yng cn Zhung jiam y xn lng shn hu 2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嫌弃(xin q) 谜语(m y) 输赢(s yn)B喇叭(l b) 枇杷(p p) 小篆(xio zhn)C湖畔(h pn)蜷曲(jun q) 祭祀(j s)D铭文(mn wn)狩猎(shu li)蜀国(sh u)3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

    14、,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小篆金文行书楷书B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C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4下列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隶书通行于战国晚期,形成于两汉。B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了直笔或方笔。C隶书的象形意味已经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D隶书中,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5最适合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A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C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6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B写研究报告时要写

    15、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D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7圈出歇后语中的谐音字,并把相对应的字在()里。梁山伯的军师无()用外甥打灯笼照旧()腊月的天气动()手动()脚孔夫子搬家净是输()8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明白: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公开的;聪明,懂道理;知道,了解。1他是个明白人,不用多说就知道。( )2现在,你明白“删”为什么是立刀旁了吗?( )3赵老师讲得十分明白。( )4如果你对这件事有想法, 就明白提出来。(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

    16、的药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姓李。(把两话合并成一句) 3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改为反问句)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用加点字造句) 【答案】1凤凰鲜明祭祀养蚕庄稼谜语心领神会【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凰、祭、祀、蚕、谜”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在选项A中,词语“输赢”应该读做:sh yng。在选项B中,

    17、词语“小篆”应读作:xio zhun。在选项C中,词语“蜷曲”应读作:qun q。3D【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故选D。4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本题中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项,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5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歇后语的积累,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外的积累及课本中“日积月累”的诵

    18、读完成。A“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意思是说话不切合实际,假、大、空。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形容口才好,表达能力强。C.“寿星弹琵老生常谈(弹)”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谐音字为“弹”。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形容思想开阔。故选B项。6D【详解】本题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研究报告分: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情义。当

    19、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因此D项不完整,有误。7无(吴)旧(舅)动(冻)输(书)【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的掌握。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吴用是梁山伯的军师。“无”与“吴”谐音,比喻没有什么用处。外甥打灯笼昭旧(舅):有外甥就有舅,外甥打着灯笼,是给舅照的。“舅”和“旧”谐音,用来指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腊月的天气动(冻)手动(冻)脚

    20、:腊月的天气比较寒冷,就冻手脚。“冻”与“动”谐音,现用来指男女间不庄重,挑逗一类的举动。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夫子喜欢看书,如果是搬家,搬的东西差不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现在指总是输掉,没有赢过。8 【详解】考查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般又叫多义词,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词的每个意义,然后品读句子,分析语境,根据语境选择相对应的解释。1他是个明白人。“明白”指聪明;懂道理。2现在,你明白“删”为什么是立刀旁了吗?“明白”指的是知道,了解。3他讲得十分明白。“明白”形容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4有意见就明白提

    21、出来。“明白”指公开的;不含糊的。9药铺把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被药铺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 三国时的杨修难道不是猜谜高手吗? 乡村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这一切显得多么唯美,多么宁静,多么安详啊!【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有关知识。1. 考查的是改“被字句”和“把字句”,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表示被动。因此句子可变成药铺把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被药铺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

    22、2. 考查的是如何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主语,若主语相同,我们就把后面的主语省略,然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如: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3. 考查的是陈述句改反问句,1、加入难道或怎么 2、加入或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 3、句末加呢或吗,因此最后句子变成:三国时的杨修难道不是猜谜高手吗?4. 考查的是造句,那么这是考查我们的是词语运用能力,如:乡村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这一切显得多么唯美,多么宁静,多么安详啊!二、 课内阅读(一)(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课内阅读“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元)来都是象形字,有着(先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汗)字

    23、毕(竟竞)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象形的特征一(但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辩)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1用“”画出文段括号内正确的字。2象形字有什么特点? 3简单说说形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答案】1原鲜汉竟旦辨2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3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识别以及字形书写的掌握,注重每个单元的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每个单元学完之后有个全面的听写,没有掌握的及时记牢固,功在平时。原来,有结果是;证明是、过去一向、在最初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从前、表示发现真实情况(情形)、原本;未改

    24、动过等的意思。鲜明,(颜色)明亮。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毕竟,意思为究竟;终归;到底。一旦,意思是不确定的时间,一天之间,表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辨认,意思是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可以概括出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

    25、,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可以概括出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二)(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与理解“枇杷”和“琵琶”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4读短文,填空。(1)文中有人送给县官的是( )A枇杷B琵琶(2)“琵琶”和“箫管”都是一种 ,而“枇杷”却是一种 。(3)县官收到礼单后“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A欣赏

    26、的笑B开心的笑C嘲讽的笑D赞美的笑5“只恨当年识字差”是县官 6“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是什么意思? 7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4A 乐器 水果 C5对那个不认真学习、写错字的人的批评6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全城的箫管都能开花了。7要理解同音不同字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解析】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1)由“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以知道:文中有人送给县官的是枇杷。(2)“琵琶”和“箫管”都是一种乐器,而“枇杷”却是一种水果。(3)县官看到礼单上的“琵琶”笑了,他是嘲讽的笑,他嘲笑送枇杷的人不识字,所以闹出了笑话。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只恨当年识

    27、字差”的意思是:要就只能怪当初学习认字的时候不认真。是县官对那个不认真学习、写错字的人的批评。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的意思是: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全城的箫管都能开花了。也是用来讽刺那个写错字的人。7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本文通过送“枇杷”的人,把“枇杷”写成了同音字“琵琶”,所以被县官和客人嘲笑,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要理解同音不同字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三)(2022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课内阅读。甲骨文的发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

    28、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8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酷爱: 金石之学: 9药铺怎样处理买来的龙骨? 10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民们把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B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

    29、疗创伤的药材。C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晚于篆书的文字。D研究甲骨文的学科,被称为“甲骨学”。11关于“甲骨文”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答案】8指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以古代铜器、石刻及其上面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9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10C11甲骨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此题时,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便很容易得出答案。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王懿荣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

    30、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可知,项是错误的。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发展史的了解,要求学生认识甲骨文,并积累有关甲骨文的知识。三、 拓展提升(一)(2021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推敲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参知政事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定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者向京市),路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

    31、情,更加怀念起在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

    32、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盘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增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它为例。12试想一下,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推敲”。 13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写个句子。 14文中提到的“

    33、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有区别吗?为什么王安石要一改再改? 15请仔细推敲字词,将这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优美。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答案】12文章描写的是王安石反复推敲一字来使诗文完美的故事,而且“推敲”一词本就源于对诗中一字的琢磨,所以用“推敲”为题很恰当。13大家在野外露营,入夜,放眼望去,只见春风绿野,皓月当空,是都市中见不到的美景。14有区别,它们描述的是春风不同的状态。王安石觉得前几个字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只有“绿”字最鲜活。15微风拂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摇曳起来。【解析】1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标题一般能体现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本文主要写的是王安

    34、石反复推敲一字来使诗文完美的故事,而且“推敲”一词本就源于对诗中一字的琢磨,所以用“推敲”为题很恰当。13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学生按照要求运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这几个词语造句即可,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示例: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14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是有区别的,阅读文章可知,“过”“入”“满”“绿”描述的是春风不同的状态。王安石觉得前几个字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只有“绿”字最鲜活。1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

    35、理即可。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示例:微风拂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摇曳起来。(二)(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解码汉字“行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ng,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中说“置彼周行”,“周行”就是大道。诗经中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行”字构成的字也多和道路有关。如“街”“衢(q)”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

    36、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ng,词性也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可见一斑。16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解码汉字“行”的? 17下列选项中,对短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A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37、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出了下文中对汉字“行”的解码。B短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两边做买卖的好地方。C短文画“_”的句子中“唯一”一词去掉后意思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使语言更加简练。18请你仿照短文中对“行”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解码,也来解码个汉字吧! 【答案】16“行”本来的读音、词性、字义;“行”字构成的字也多和道路有关;由“行”字引申出与“道路”相关的词语、词义;“行”字新的字义、读音、词性。17C18示例:武从字形来看,包含一个“止”和一个“戈”,“止”有“脚”的意思,表示用脚行进,“戈”是一种兵器。“戈”+“止”表示持戈而行,即拿着兵器,出征作战

    38、。【解析】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认真阅读每一个自然段,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根据段落中的中心句,提炼出答案要点即可。17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唯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与汉字同样古老的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汉字流传至今,从未中断,仍在使用。“唯一”陈述的是客观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唯一”在这句话中起限制作用,去掉后意思发生了变化。18本题考查汉字的解读与仿写能力。观察“行”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解码,了解作者是如何从字形解读出“行”字的意义。从题干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好解码的字,如“武”:甲骨文“武”字由止、戈两部分组

    39、成,可推断出其表示的是用脚行进,然后仿照文中用相同的句式表述出来即可。(三)(2021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习题。材料一: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殷商时期,统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多年的沉寂。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40、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从“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材料二:

    41、图一图二19甲骨文是刻在_上的文字。2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甲骨不曾被作为中药使用。( )(2)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3)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4)有些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21材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22将下面这段文字资料插入材料一中,位置最合适的是()从发掘的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的结构来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A第段后面B第段后面C第段后面D第段后面【答案】19龟甲或兽骨20 21考古人员发

    42、现的刻字甲骨总数量多,其中保存完整的数量多且内容丰富。22D(四)(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读短文,完成练习。品味汉字文化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cu)炼与远古罡(n)风走来的汉字,每一粒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精灵会冲你眨眼睛,给你讲故事,甚至能洞察你的心扉,在你一不小心走近悬崖边的时候,它们会善意地走过来,给你一个醍醐(t h)灌顶的规劝。汉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人”,一撇一捺,简单至极。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从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试想一下:有谁是能够离开了别人的支撑而独存于世的呢?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搀扶,就是鼓励,就是奉献。

    43、只有这样,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一个矗立起来的大写的“人”!一撇一捺,“人”字好写却难做。“信”,“人”“言”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一诺千金。孔子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zhn)言。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语。“信”是我国自古至今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是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信”还有一个深层意思,即信仰。信仰,是人生价值所寄寓的地方,是意志品质的原动力。一旦选择了终身不渝的信仰,他就会励精图治,步伐执着而坚定。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充满灵性,很有意味。她()记载着人的思想和语言,()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文化,让我们认识自

    44、己,升华自己。2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4汉字的作用有:(1)_;(2)_。25读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句子中“精灵”指的是 ,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汉字是个 的东西。26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字的结构看,“人”字的一撇一捺代表的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B“信”字是“人”与“言”的结合体,从字体结构看,“信”字的意思是做人要言而有信。C从第1自然段知道汉字“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炼与远古罡风走来”,非常神秘。27参照文中的析字方法,从结构特点和蕴含的道理两方面对“忍”字或“愧”字作简要解析。结构特点 蕴含的道理 【答案】23不仅还24记载思想和语言 蕴含人生的哲理与警示25汉字 拟人 神奇26C27“忍”字,心头上悬着一把锋利的刀。当忍不忍,心头的那把刀就会落下来,到时受伤害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你个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讲义 检测)-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0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