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 江津 第五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英法联军 远征 中国 巴特勒 上尉 信导学案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重点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知识链接】【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chu( )缎 晨x( ) 箱qi ( ) 瞥见( ) 赃物( ) 缀满( )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
2、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4、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 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 和 。 【合作探究】默读课文14段: 5、雨果提及艺术
3、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6、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_,埃及有_,罗马有_,巴黎有_,而东方有_. 7、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8、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9、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精读精练】阅读“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回答问题。10、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11、“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
4、态12、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主题阅读】端 午 节 这 天 , 村 里 来 了 一 个招 工 指 标 。 老 李 头 合 计 了半 天 , 决 定 采 取 行 动 。 晚 霞 将 尽 , 他 拿 了 一 个 红 包 200元 钱 , 去 拜 访 姚 书 记 。 路 上 , 他 在 心里 骂 起 了 自 己 : 你 个 老 东 西 瞎 了 眼 , 去 年 为 啥 怀 疑 姚 书 记 挪 用 公 款 , 带 头 告 人 家 状 ? 最 后 水落 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4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