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3.11《与微之书》白居易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11课 与微之书诗海探珠禁中夜作书与元九白居易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寒灯欲灭时。佳诗品韵清幽书香【赏析】禁中夜作书与元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无限思念、无限关心之情。但这一切并没有明确说出,他只是写自己写完书信后,将信纸装入信封。又觉得似乎还有许多话尚未说完,似乎还应当补充或修改些什么,于是又把信取出来重读了一遍,但却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因此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11课与微之书基础自主学案基础自主学案在一起上书报告心绪、心态吃的
2、用的瞬间五、特殊句式封题其上(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感叹句)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判断句)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定语后置句)六、名句默写千呼万唤始出来,_。(琵琶行)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_,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_。(长恨歌)_,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回眸一笑百媚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七、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_,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
3、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天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著有_七十一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2资料链接元稹与白居易相识,是在贞元十九年,后成为挚友。元和十年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三年后,白居易在庐山新建草堂一所,落成后第二天,写此信给元稹,表达对朋友的思
4、念之情和关爱之意,文章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对朋友的真挚友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书信体散文。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文中四次连呼“微之微之”,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信的开篇接连用了两个“微之”,直呼其名,倾诉分别之日久,音断之日长,无法相见,又音信断绝,长久以来的对朋友无法抑制的深切怀念,对人生短暂而思念深长的感喟,犹如汹涌的浪涛,滚滚而来,势不可遏。接着,又反复呼告,“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可见其为友人的“天各一方”、“各欲白首”的椎心之痛,溢满纸上,郁愤满怀,不能自已。文中最后一段的开头也使用反复呼告的手法,连呼“微之微之”,直接倾诉,感情更加深挚浓烈,催人泪下。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
5、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提示】只有徜徉山水,筑堂庐山,才真正是白居易到江州后最值得宽慰舒心的事。山水之乐,庐山之美,自不待言;更使白居易流连忘返,“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寄情山水之间,忘却官场污浊,“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这才是大实话,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唯一值得自傲的地方,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分,足以给收信人元稹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文中列举的“三泰”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的?【提示】作者写三件如意的事来宽慰朋友:一是家中人平安团聚,享受到天伦之乐。无须挂念;二是生活虽然简朴但可以自给,自己很知足,无须担忧;三是在风景佳
6、丽之地建了草堂,可以有所寄托,足以令人快慰。平淡朴实的文笔透露出自己不是消沉厌世而是达观知足,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豁达胸襟。也是为对方着想,不愿意让朋友为自己的不幸遭遇难过担忧,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4“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赏析这首诗。【名师点拨】作者最后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元稹从远方带来的赠诗。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因为两年前,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了。白居易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从金銮殿到庐山庵,作者自然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924.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福建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