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诵读课文; 2、 掌握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过程方法目标: 1、 诵读并理解孟子说理的气势与情感; 2、通过讨论交流,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理解浩然正气之至大至刚,懂得正气培养之原则,明白浩然正气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选文思想; 2、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1、对几个关键词的理解。比如,“义”、“气”、“大”、“刚”、“仁”、“礼”等等。 教学设想: 1、让学生在诵读、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联系历史典型人物和现实,感受孟子所传达的博大
2、精深的思想。 2、引导学生参悟梦孟子的说理艺术。 3、联系现实,使学生理解“义”、“道”、“气”、“仁”、“礼”、“大”、“刚”等抽象概念。 教学过程及步骤教学要点: 1、 学生自由诵读选文; 2、 分析讨论:抓住孟子说理的关键进行讨论,比如第一节,应抓住这么二个关键的词,一个是“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一个是“善养”,如何“养”?第二节里,我们就应该抓住“大丈夫”这个概念,对“大丈夫”的理解,景春和孟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大丈夫呢? 一、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的画轴上,诸多有浩然正气的英雄人物,以其独有的气概,仍然栩栩如生地演绎着自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的大丈夫本色,他们永远不倒不死感动感染着后世普通大众,激励鼓励这后世仁人志士!屈原,苏武,这些耳熟能详的铮铮铁汉身上,激荡着的是两千多年前就被孟子提倡而出的仁、义、礼谱写的主旋律。今天,我们感悟一下孟子的浩然正气。二、追寻英雄1、屈原:“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2、苏武: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三、讨论第一、二篇: (一)学生诵读并思考::(1)“浩然之气”有何特点? 明确: 公孙丑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的回答是,“其为
4、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浩然之气”何为“至大”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还能有比这“天”更大的了吗?所谓的“居天下之广居”,按照杨伯峻的解释,则是“应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大路义”。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你做到“仁”,做到“礼”,做到“义”,你就是“至大”。 (3)那又何为“至刚”呢?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丈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三黑和土地习题课件1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