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8 项脊轩志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8项脊轩志 WORD版含答案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必修 课时 分层 作业 项脊轩志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课时分层作业(八)项脊轩志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始洞然始:才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C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DD项,宴:赴宴。2下列各句中的“得”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中的“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3872062】A又北向,不能得日 B吾得兄事之C未得与项羽相见D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CC项与例句中的“得”都是“能够”之意。A项,得到。B项,必须,应该。D项,得到。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 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03872063】例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A儿之成,则可待乎 B. 他日汝当用之C
2、. 先妣抚之甚厚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D项与例句均是结构助词,的。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代指笏板。C项,代词,代指老妪。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往往而是B桂影斑驳C室仅方丈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BA项,古义:到处、处处;今义:时常、经常。B项,古今义都有“色彩杂乱”的意思,形容色彩纷杂。C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D项,古义: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今义:把头发扎起来。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B室西连于中闺C鸡栖于厅D令人长号不自禁DD项
3、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3872064】A分家后庭院内安置了许多小门,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请客的时候,客人要越过厨房赴宴,很不方便。B家中的老婆婆曾是作者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C作者的母亲在世时对子女关爱有加,她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关切地问寒问饥。D本文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作者的深情,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BB项,祖母送象笏的事情不是老妪告诉作者的。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项脊轩志中描写“三五之夜”的句子:“_,_,_,_。”(2
4、)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三句:“_,_,_。”【答案】(1)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教师用书独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译文:_(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文:_(3)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译文:_【答案】(1)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不久砌上了墙,共改变了两次。(2)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这不是太像个女孩子了吗?(3)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说的话:“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小阁
5、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8下面一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语序进行排列。(只填序号) 【导学号:03872065】而在传递这种感情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即事以抒情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写景叙事当中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_【解析】排序应当抓住中心句,明确话题,注意关键词。如本题中为首句,引起中心话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然后根据因果关系判断其后为,为总领,然后分述论证,最后举例论证
6、。当然中的“而”“这种感情”,中“此道”,中“他”“那种”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也暗含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教师用书独具)有人将项脊轩志中“可喜”之事缀成对联的上联,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给出下联。上联: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下联:_【解析】项脊轩志中作者有几多“可喜”,又有几多“可悲”,上联以“可喜”之事为内容,下联以“可悲”之事为内容即符合要求。同时,要考虑对联在结构、词性上的要求。【答案】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夫妻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导学号:03872066】归有光传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445.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