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句子翻译(知识点梳理 练习).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文言文之句子翻译知识点梳理 练习 2021 年中 语文 热点 专题 文言文 句子 翻译 知识点 梳理 练习
- 资源描述:
-
1、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知识点梳理专题导入 我们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三年了,感受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现代汉语的语言和文言文语言有什么异同?(学生会提到文言文特定用法、实词、句式等方面。然后就日常学习中的翻译弊病进行分析。) 此百药无可施,惟有针法;然吾艺未至此,不敢措手也。 (生1:这百年的药没有可以施行,只有用针法;然而我艺术不好,不敢下手了。) (生2:这用什么药都没有用,只有针灸疗法;但是我的技术还没到这一步,不敢下手。) 其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而不知其所以然。 (生1:她家的人高兴得拜谢他,对他像对待神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生2:她家的人高兴得拜谢他,像敬神一样敬他,但不知道他是怎么治好妇
2、人的。)比较同学的翻译,你能否分析第一位同学丢分的原因。(通过“文学诊断”让学生自己发现文言文中常见的翻译问题)1.漏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时就往往将“时”字遗漏。2. 误译: 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是宾语前置句。应当翻译成“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若不作 调整翻译成“这大概就是李将军的说法吧”就完全错误。3. 强译:“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黔首”用来借代“百姓”4. 烂译:“人固动物耳”误译为“人本来就是动物”。知识详解小试身手!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甚矣,汝之不惠。3、夫战,勇气也。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答案:1、第一次击鼓可以振奋士
3、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气全耗尽了。 2、你太不聪明了 3、作战靠的是勇气。 4、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5、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这几个练习包含了难点实词、句式、虚词用法等关于翻译的要点,引导学生翻译的方法) 我们在初三复习过程中,了解到文言文的翻译是需要讲求一些基本原则,讲求方法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字字有着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做到“信”、“达”,“雅”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 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
4、-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关于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其实,我们更是早已了然于胸了,都至少已经有了三年的实战经验了,只是没有总结而已,下面我们在试着翻译这三年来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句子来总结一下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吧!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翻译的方法: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换:文言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留: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 (图文结合更清楚的展现各个方法的运用。这里特别提
5、出的是学生对于贯通掌握会有难点,注意解释文言中的借代。)(三)文言文翻译的大致步骤了解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在答题过程中我们怎样去运用更能让我们不丢分呢?不妨按照这样一个步骤去做: 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再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关键字词。对文句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梳理文言句式 1.判断句:“者,也”,“,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用“乃、即、则、皆、诚、为”作判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求谏 (1)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