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9课登岳阳楼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09 岳阳楼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09课 登岳阳楼1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坼 乾坤 戎马凭轩 涕泗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2ch;qin kn;rng;xun;s3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象征日月星辰等;借指战争;眼泪、鼻涕。1首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手法: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情感:写早闻洞庭湖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
2、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试析“坼”“浮”的表达效果。自然景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颔联10个字逼真地描写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形象。3颔联写的是洞庭湖的雄奇
3、壮观,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从颔联到颈联,诗歌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由宽阔转入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到尾联,意境又转为宽阔,前后相互衬托,使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杜甫为什么“亲朋无一字”,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显然表达的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
4、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兵荒马乱的动荡情况,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今上岳阳楼”一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因此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湖抒发的是伤时忧世的感情。1下列加线的字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粗糙(co)忖度(cn du)风驰电掣(ch)B诤友(zhng)编纂(zun)东南坼(ch)C戎马(rng)流涕(t)草木菁华(jng)D戏谑(xu)惬意(qi)苦心孤诣(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乾坤恍悟诸候揭竿而起B洞庭朝廷风彩消声匿迹C旋窝
5、参与振动攻城掠地D蝉联轻浮肤浅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闻:听说B吴楚东南坼坼:整体C乾坤日夜浮浮:漂浮D亲朋无一字字:书信4下列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D熊咆龙吟殷岩泉5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
6、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B“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
7、绝句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歌描写的景物是壮阔雄浑的,抒发的情感是孤苦沉郁的。诗人在写身世之悲的同时,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诗人“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D南宋初,经过金兵两次烧杀掳掠,扬州遭受了空前浩劫。姜夔路过此地,亲见这座名城残破荒凉的景象,写下这首充满“黍离之悲”,被历代传颂不朽的佳作扬州慢。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
8、丽,_。_,_。_,_,_。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历来为人称道ABCD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2)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朋友,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_,_”。(3)登岳阳楼一诗中,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9读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完成练习。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散过必醉。诗耶?儒耶?
9、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1)上联写了四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事,四个人物即 、 、 、 。(2)“杜少陵五言绝句”指的是杜甫所写的 ,“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 和 。(3)“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化用 的诗登幽州台歌,“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化用 的诗饮酒。10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杜甫为描写主体,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表现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写作风格的理解。读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可以品味到诗画一体;读李商隐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58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