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教案 反思 5.草原的早晨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 反思 5.草原的早晨_苏教版 一年级 语文教案 草原 早晨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 5.草原的早晨教材分析:草原的早晨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景。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课文描写了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教学目标:
2、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家的特征。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月2日 总第24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本课的生字。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
3、,在朗读中理解课文。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课前让学生了解感受牧民们的勤劳,搜集草原的美丽风光的美丽图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谁能说说我们这儿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苏州的早晨真是美极了。孩子们,这些天,我们随着春姑娘走过了小池塘,翻过了梅花山,领略了小池塘的美丽,梅花山的热闹。今天春姑娘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听,那儿的歌声已经响起来了!(出示图片,放歌曲)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 (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 (2
4、)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 (3)生描红,仿写。你到过草原吗?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看课件“草原风光”,你想说些什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草原的早晨)指读领读教学“原”。3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些什么吗?(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苏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出示地图:指出苏州(只有针尖那么大)草原(内蒙古地区中国的西北部)通过对比显示草原地理位置。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草原是美丽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
5、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二、看图感知,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说说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
6、示。4.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5.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效果。检查自读:鞭声黎明宁静醒蹦跳歌声新绿圈门奔向牧民们牧羊人 (自读找规律指读开火车领读自读课文)响亮的黎明的铺满新绿的打破了醒来了羊儿鞭声一只只跨上追赶远处回荡着(找规律指读领读自读课文) 继续看图想想如果你是羊儿你被关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那么你们会怎么跑出羊圈?会怎样奔向草原的?(涌出来蹦跳着齐读)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儿这么蹦跳着涌出来你会做什么事?(跨上骏马追赶羊群齐读)齐读黑板上的词语。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草原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7、象?”拉近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的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三、指导看图,朗读感悟。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3.读了课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来到的吗?1)指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小结: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宁静:安静新绿:
8、刚刚出现的绿色。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4)复习巩固生字词。认读。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设计意图:“以情传声,以声带情”,运用声音的艺术,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进入艺术的天地,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使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大意又悟得了朗读的技巧。)四、教学生字。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3“无”的反义词什么?
9、能为它们找朋友吗? 4让学生质疑。5师指导: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师范写,生描红,临写。(设计意图: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第二课时 3月2日 总第25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 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表达)(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
10、对草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A.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看图,闭上眼睛,小朋友想想:四周都是黑乎乎的,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一点点白,天慢慢亮起来了,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似乎连风儿都躲了起来。小朋友,你觉得此时此刻的草原气氛怎样?(安静、宁静)指导读词“黎明的宁静”。2.黎明的草原一片宁静,是什么把草原从睡梦中叫醒的?你听过鞭子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读词“啪!啪!”)是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抽出了鞭声?(牧民)牧民们是多么勤劳啊!谁愿意当一回勤劳的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指名读)草原还没彻底醒来,现在我们都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1109一年级【语文(统编版)】《小书包》第二课时-2PPT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