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四单元测试题一、积累及运用(15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为拼音写上相应的汉字(分)窸窣()弥漫()霎时()骸骨()喑哑()chng()谈shu()猎静 m()ji()掠 崩 t()、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分)、峰峦喧嚣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绫纱青冥夜色仓茫惊慌失措、暗哑贪婪昂首挺立遥遥再望、连亘葱笼弱肉强食变化无常3、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分) 急促柔和清脆微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的声音。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分)、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魅
2、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体育王老师打篮球水平很高,他上篮的时候猿臂轻舒,篮球就飞进了篮圈。、少年的读书生活富有童话的色彩。、比如写作文,在落笔之前,总要先打个腹稿,在心中有数之后,再放笔驰骋。5、仿造示例造句(分)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海面上的处处蜃景。、本单元的语文活动是“探索月球奥秘”,围绕这次语文活动,完成下列题目(2分) 有关描写月亮或借月抒情的古诗词很多,请写出一联: , 。写出月亮的美称与雅号五个以上。二、古诗文阅读理解:(12分)7、依据提示默写课本附录的课外古诗词中的句子:(3分),沉醉不知归路。,似曾相识燕归来。君问归期未有期, 。8、
3、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碧瓦飞甍()惟危()楼一座裁()如星点倏忽()如拳如豆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然数年恒不一见。 。或凭或立,不一状。10、山市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说出两三条即可)?世上还有跟山市类似的自然现象吗?请你说出它出现的地点和名称。(3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3分)阅读下面看云识天气的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
4、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1、仔细阅读选文,你会找出能
5、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的一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写到下面横线上。(2分)。2、认真阅读选文,找出作者说明“晕”和“华”的语句,比较一下这两处语句,你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的发现写到下面指定位置上。(3分)相同点:。不同点: 。 3、选出对“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中加点词“可能”分析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分)、将信将疑,不敢肯定。、表示推测,无法证实。、留有余地,表达准确。、模棱两可,不够严谨。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天气谚语。运用谚语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分)只要读得仔细一点,你在文中就可以找出另外的天气谚语;或许,你在课外还收集到一些天气谚语。请把你在文
6、中找到的,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天气谚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三条。(2分)。5、读过这段选文,你掌握了许多判断天气发展趋势的知识。夏季黄昏,一场雷阵雨过后,你开始观察当时的天气现象。假如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了彩虹、晚霞、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请你说一说,天气趋势将如何发展。(3分) 。6、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二)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出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被称为“月亮的起源”。其答案至今尚付阙如(注:尚付阙如:仍然欠缺),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春夏秋冬_人教(部编版)2016(共5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