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5 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5 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练习
- 资源描述:
-
1、练习5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区别“发明”和“发现”的意思。2.古诗积累,理解诗意。3.写好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结构的字。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区别“发明”和“发现”的意思。2.古诗积累,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学说笑话,锻炼表达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知识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这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二、学和用1.你知道吗?爸爸带陆小英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小英看到了一座像钟表一样的装置。(课件出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日晷)爸爸
2、说:“这叫日晷,在古代用来测算时间,是人类的重大发明。”2.日晷的知识。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3.四大发明。爸爸问小英:“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3、小英一口气回答道。你了解四大发明吗?请你从中选出一项,查阅有关资料,说说它的作用。预设:指南针,古代叫司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中国发明了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
4、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4.读句子,体会画线词语意思的差别。在茫茫的大海上,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雷奈克从小朋友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预设: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发明:是指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你能用“发现”“发明”分别造句吗?5.小组活动。伟大的发明往往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你眼中,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与同学交流交流。三、读读背背1.出示古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5、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 燮2.理解古诗。(1)知作者。郑板桥,原名郑燮,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2)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3)懂诗句。词语理解。咬定:咬紧,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诗意。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3.背诵古诗。四、写字有方1.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