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教案 4.10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07版人教必修一).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一语文教案 4.10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07版人教必修一 2012 语文教案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 新闻 07 版人教 必修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10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07版人教必修一)罗森塔尔【教学目标】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2 通过品读鉴赏课文,使学生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教学设想】本教学设计贯彻“课程目标”中“思考领悟”中“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的精神,大胆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力求挖掘新闻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
2、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社会价值主要再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呼唤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通过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本文的独特写法(艺术价值)以及新闻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作一个有良知的人。【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介绍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教师: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相当经典。整个作品均是黑白的色调。每天,
3、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放映图片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剪辑的视频为纳粹挥鞭驱赶犹太人焚烧自己同胞尸体的片段,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且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二、整体感知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
4、章内容。2、 按顺序标出在奥斯维辛参观的主要地点。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设计意图:训练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三、品读鉴赏请选择文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品读鉴赏,交流,教师点评。教师小结。教师预设:(点拨: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
5、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预设问题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