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7).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 资源描述:
-
1、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7)Section targeting 一、无道人之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选自东汉崔瑗文选)【注释】施:给予,加惠。纪纲:法度。隐心:审度内心。臧:善,好。涅:黑泥,黑色颜料;涅而不缁,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暧暧(i):昏暗;日月无光。老氏:指老子。老子第四十二章:“坚强死之徒,柔弱生之徒也。”这是诫逞强的话。详:通“祥”,吉利。崔
2、瑗(77142),字子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练习】1.“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流传至今可归纳成一个成语:( )。2.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然后组词:臧( )藏( )谤( )傍( )缁( )锱( )暧( )暖( )涅( )捏( )3.下列加点词和“无使名过实”中“名”的意思一样的是( )。A.名不符实 B.不名一文C.莫名其妙 D.不能名其一处也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求益:求得长进。凌忽:凌,欺侮;忽,轻
3、视。同列:同辈。鸱(ch)枭(xi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练习】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所以求益耳( )人疾之如仇敌(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3.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_。三、任末负笈从师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注释】任末:人名。笈(j):书箱。庵:茅草小屋。麻蒿(ho)
4、: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练习】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C.负笈从师(背)D.常以净衣易之(容易)2.与“谓之行尸走肉耳”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 B.怅恨久之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辍耕之垄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夫人好学 B.临终诫曰C.观书有会意处 D.庶竭驽钝四、王生好学而不得法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
5、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释】志(zh):同“识”,记。说(shu):劝说。还(xun):同“旋”,转身。蹉跎(cutu):光阴消逝。Section targeting 【练习】1.下列加点词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2.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6、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五、晏子忠上而惠下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选自晏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第10.2课《归去来兮辞(并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修下册).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