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课《归去来兮辞(并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修下册).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去来兮辞(并序)
- 资源描述:
-
1、陶渊明导 入苏轼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对陶渊明的诗文倍加推崇,特别喜爱吟诵归去来兮辞。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也说:“两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2了解辞赋特点,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3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本文中诗人形象。4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出身于名门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
2、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道中落,生活拮据,29岁时走上仕途,从此后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几度出仕,让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岁时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的二十二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却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终年62岁。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主要诗歌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桃花源记拟古九首咏荆轲挽歌饮酒二十首等;辞赋和散文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祭程氏妹文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
3、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全无半点斧凿痕迹,称其为“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语言: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手法: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风格:田园生活是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回去助词,无义语气助词文体,赋的一种“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归
4、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回去吧”“回去啊”之类。“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文体介绍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特点:两句一组,四句一节;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相同: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区别: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赋,是有韵的散文,内容以咏物说理为主。辞以抒情为主,赋以叙事为主。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将芜w惆怅chng
5、轻飏yng熹微x瞻zhn载欣zi盈樽zn壶觞shng 眄庭柯 min流憩q矫首jio遐观xi翳翳y盘桓hun出岫xi棹孤舟zho窈窕yotiO寻壑h耘耔z东皋go乘化chng朗读感知:试给序言划分层次,找出陶渊明就职原因和辞官原因。耕田种植供给自己生活孩子多。幼稚,小孩。盈室,满屋。指家无余粮。瓶,盛粮食的器皿。所赖以维持生活的。生生,维持生活。资,凭借。这里指营生的本领。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就职原因一:家贫、求生无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就职原因二:亲故劝、家叔荐。忧虑解除
6、而放松的样子有了某种念头没有门路恰逢爱惜人才因为被指战乱未停息害怕到远方供职离收获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就职原因三:离家近、可酿酒。有辞官回家的想法。眷然,思念的样子。为什么呢?本性造作勉强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交,都。从事指做官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感叹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收拾衣装,连夜离去。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骏奔,急速奔驰。写作诗文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
7、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辞官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程氏妹丧于武昌”根本原因小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程氏妹丧于武昌”第一层:就职的经过(原因)第二层:辞官的原因第三层:交代写作的时间和背景春农历1月农历2月农历3月夏农历4月农历5月农历6月秋农历7月农历8月农历9月冬农历10月农历11月农历12月天文历法的四季:分为三个阶段孟仲季你能说出孟春、仲夏、季秋分别是几月吗?研读“辞”部分本文就紧紧围绕“因、情、悟”三个字,更深刻地表现
8、了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归去之因文章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归去之乐归去之悟文本梳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回去吧为什么被身体役使为什么取独挽回取独补救确实正确错误漂流摇荡船缓缓前进行人怨恨光线微弱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为什么还要惆怅而独自伤悲?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如今)觉悟到今日(归田)是正确的,以往(出仕)是错误的。船
9、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微风飘飘地吹动着我的衣襟。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不由得)怨恨晨光微弱(耽误行程)。文本解读自由诵读第一段,小组交流:从本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自责自悔自醒自恕保洁守志的倔强对官场的厌恶轻松愉快归心似箭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归去来兮奚惆怅而独悲):运用反问句式抒发归田的急切、归隐之志的坚决、辜负田园的自责。第二层(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表现对过去误落官场的反思和觉醒,悔悟与
10、庆幸之情溢于言表!第三层(舟遥遥以轻飏恨晨光之熹微):叙述归家似箭的轻松愉快心情。自责自悔自醒第一部分(1):表达辞官归田的决心。申述归去的缘由,抒写对官场的厌恶之感和归家的急切心情。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当堂成诵: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11、“_,_”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肯定现在,否定过去。【答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易错字:悟、谏、遥、飏、飘。(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心情的句子是:“_,_。”(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通过“问”的细节和“恨”的心理表现了作者急于归家的热切。(5)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_,_。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文本梳理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
12、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看见简陋的房屋语助词幼儿举起看使愉快寄托傲世的情怀 译文: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房子,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孩子们在门口等候我。院子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了,松和菊还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里,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杯。我举壶端杯自斟自饮,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喜形于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使人安适。容易使人安适深知“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松菊”象征高洁、脱俗、正直。“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这两句话既表达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不早谋归的感叹。思考:“三径
13、就荒,松菊犹存”有什么深刻内涵?虽是陋室,却怡然自得,有淡泊明志之意。“松菊”是作者淡泊而又孤傲的人格的象征。陶渊明归来时,见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顿感无限欣慰: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惟我不变。文本解读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用典、夸张。“审容膝之易安”用典。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陈仲子者,齐人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对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审容膝之易安”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对比,突出傲世的情怀
14、,有淡泊明志之意。思考:“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结驷连骑:高车骏马连接成队。形容高贵显赫。排场阔绰为人灌园: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文本梳理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xi】,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每天游玩转折拄着拐杖漫步休息抬起头远望无意峰峦日光阴暗的样子徘徊 译文: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家门虽设却常关。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地休息,常常抬起头遥望远方。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归还。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手抚着松树久久徘徊不愿离开。u作者运用拟人、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76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