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辽宁省 大连市 辽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辽宁师大附中2022届精品卷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校对人:高三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北京冬奥会可谓一场“细节之处见真章”的传统文化盛宴。国宝大熊猫和传统红灯笼,被艺术加工成招人喜爱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篆刻和汉字巧妙融合进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造型中,灵动飘逸的冬奥会徽应运而生;长信宫灯、同心圆玉璧、青铜礼器等传统元素,植入火种灯、奥运奖牌、火种台的设计中。奥运场馆更是创造性地将传统吉祥物“如意”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融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
2、跳台设计中。水墨山水画描绘出的奥运“国风”战袍,一笔一画勾勒出中国式审美与志趣。通过大量的细节、精彩的瞬间,北京冬奥会成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新的重要窗口。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不管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深藏着民族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
3、”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日益繁荣,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相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才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到此次冬奥会讲述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在这种真实、立体和全面的展示中不断深刻、不断具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世界需要自信的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也将推动世界更加多元包
4、容发展。(选自学习时报,有删节)材料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随着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临近,浓厚的节日气氛已扑面而来。8月21日上午,作为“七夕节”的重头戏2020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在广州天河珠村明德堂举行了开幕仪式。乞巧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广州乞巧文化节从2005年举办至今,已在全国享有盛誉,不仅成为广州市民过“七夕节”的必选项,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海外华侨。除了“七夕节”之外,春节有迎春花市、端午节有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元宵节有广府庙会广州把传统节日过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常说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春
5、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中华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隐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既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活力四射,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有了依托。传统节日大多与时令相关,也有独特的文化载体,比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至今,“七夕节”自然会成为情侣们的纪念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至每逢重阳登高日,白云山都不得不交通管制。人们喜欢李子柒,正是因为在写春联、吃粽子这样的仪式背后有着最美好的情感寄托。曾经有段时间洋节盛行,传统节日式微,是因为商业
6、文化的大举入侵,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今年的乞巧文化节,不仅有生活美学市集,有集科技、潮流、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光影艺术展示出的民俗文化,还有“王者荣耀”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打造的“荣耀中国节”。通过这些别开生面的表达,人们才能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之美,传统节日才能越来越吸粉。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既需要政府积极倡导、大力支持,也要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合力。在文创市场化的带动下,历经五百年沧桑的故宫成为“网红”,也让传统文化加速传播。同样,“节日经济”也可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推手。政府可以引导企业生产、制造、销售文化衍生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更贴近生活,让人们发自内心地
7、喜爱和认同传统节日。(选自广州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础之上。B无论是冬奥吉祥物,还是奥运场馆,抑或是会徽,它们的设计均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C北京冬奥会作为世界感知中华文化重要窗口的重要意义,甚至已超出体育竞技意义本身。D广州乞巧文化节之所以越发深入人心,与节日中所隐含的文化密码和独特情感密不可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北京冬奥会会徽的相关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印鉴“BEIJING2022”汲取中国书法与剪纸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
8、一性。B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浪漫的西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C会徽上部“叁”寓意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D会徽中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项是()A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带动全民“考古热”,跨界展演让文物活起来,数字科技助力沉浸式观展体验文博领域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以现代化的手段传播传统文化。B在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很多职场人忙完一周工作后
9、,都会不约而同地走进孔子学院的课堂。他们充分理解到中国人口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C放眼当下,00后、90后是最关注国风文化的人群,他们身着汉服,吃国潮食品,听国潮音乐,看国潮综艺,不少“后浪”们以更多更新颖的方式与“国潮”亲密接触。D壬寅伊始,立春之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诗情画意”惊艳世界,元宵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奏响茉莉花时光见证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并弘扬我们的
10、传统文化?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过封锁线茅盾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围墙,虽不怎么厚,却有一人半高,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这墙,周围总有三百多步,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阳光从枪眼式的窗洞进来,房里倒也很亮。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
11、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找出一支旧钢笔,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是不是你送我们去?”“现在还没晓得。”“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他点一
12、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客人们瞥见了这书。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回祖国来。他姓张。下午三时许,客人们看见阿张还是捧着那本厚书,坐在窗洞下的桌子旁边。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
13、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
14、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这是第一道。屏息疾走的一行人,渐渐放松了脚步,间或有咳嗽的声音。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
15、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终于像一串皮球一般,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
16、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今晚过封锁线,”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个客人不断找机会跟人对话,仅仅是因为他们在陌生的地方缺少安全感。B.文中两次写阿张在桌旁看书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他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C.小说提到那大孩子和阿张身上的“装备”这一细节,暗示了过封锁线的危险。D阿张再三叮嘱客人们三个“不可以”,是因为他们昨晚的三种行为太过散漫。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像“堡垒”的大房子,极具地方特色,也体现游击队的选址用心,为人物出场和情节
17、展开提供场景。B.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无论是对五个客人,还是对阿张和那个大孩子,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C.小说在处理过封锁线这一情节时,未写敌我双方的火力交锋,但情节张弛有致,给读者极好的阅读体验。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游击队护送五个客人过封锁线的故事,写出了游击队勇敢机智、富有战斗经验。8.小说结尾的“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概括“调度”的内容。(4分)9.李装小说结构与审美中认为“神秘是小说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请从小说构成要素赏析本文的“神秘之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秋
18、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帝问侍中领太史令泰山高堂隆曰: “此何咎也?于礼,宁有祈让之义乎?”对曰: “易传曰: 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务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四年冬十月甲申,有星孛于大辰,又孛于东方。高堂隆上疏曰:“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今圜丘、方泽、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未定,宗庙之制又未如礼,而崇饰居室,士民失业。外人咸云宫人之用,与军国之费略齐,民不堪命,皆有怨怒。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今宫室过盛,天彗章灼
19、,斯乃慈父恳切之训,当崇孝子祗耸之礼,不宜有忽,以重天怒。”隆数切谏,帝颇不悦。侍中卢毓进曰: “臣闻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惟恐不闻其过,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也。”帝乃解。高堂隆疾笃,口占上疏曰:“曾子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然癸、辛之徒,纵心极欲,皇天震怒,宗国为墟,纣枭白旗,桀放鸣条,天子之尊,汤、武有之,岂伊异人,皆明王之胄也。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书曰:皇天
20、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则辍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帝手诏深慰劳之。未几而卒。陈寿评曰:高堂隆学业修明,志存匡君,因变陈戒,发于恳诚,忠矣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注】魏明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B.曾子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C曾子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D曾子有言曰/
21、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有兼任之意,在文言文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还有“兼、判、权、假”等字。B.大辰,二十八星宿之心宿二。星宿是天文学术语,寓指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C.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D.畿,指国都附近的地区。古代亦常常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为畿辅、畿辇、京畿。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堂隆直言进谏。他认为天有异象是帝王大修宫殿所致,并建议帝王应遵从礼法,先建祖先宗庙,再建马厩和库房,
22、最后兴建居室。B高堂隆体味百姓疾苦。宫中嫔妃的花费用度过高,几乎与国家军费相当,高堂隆引用尚书之言,建议帝王应以民为本,顺从民意,顺应民心。C侍中卢毓的进言帮助高堂隆消解了明帝的怒气。卢毓认为君王圣明臣下才会正直,古代很多君王害怕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是他们不如明帝之处。D高堂隆病重之时仍不忘家国社稷。他以史为鉴,用夏桀、商纣与汤、武来警示明帝,并提醒他注意宫墙之内飞扬跋扈的大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何咎也?于礼,宁有祈让之义乎?(2)此人君务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14. 陈寿评价高堂隆为“忠矣哉”,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3、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来多”即“多来”归晚”即“晚归”,因诗歌的平仄与对仗需要而倒装。C.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不同。
24、16.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3)杜甫的诗中往往选取宏大、开阔、豪迈的意象,构成天高地阔、气象雄浑的整体意境,借景象之雄浑展胸襟之阔达,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
25、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题。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尤其是武侠文学史上,金庸堪称一代宗师。他的小说的深远影响,推进了现代中国文学述史秩序的调整和书写格局的重构。更重要的是,港台新武侠小说能够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史并跻身经典行列,金庸 。金庸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其小说之所以被称之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是因为与他浓郁的家国情怀及其小说中内蕴的以家国情怀为底色的侠义精神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的厚土根基,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薪火相传,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金庸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就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北京的春节|人教新课标 (共3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