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诗词二首 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诗词二首 语文S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1 诗词 语文
- 资源描述:
-
1、11诗词二首教案深度解教材:本课编排了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两首诗词。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时写的一首词。词中抒发了开阔壮美、乐观大气的革命豪情,表现了红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选编这两首诗词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诗词,感受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豪迈气概。由于当时的年代离现在的学生较远,学生很难感受伟人的情怀和红军当时的艰难困苦。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充
2、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领悟意蕴,体会情感;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在读中感悟。知识与能力:1会认“逶、迤、磅、礴、丸、岷、缨、缚”8个生字,会写“逶、迤、磅、礴、丸、渡、索、岷”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词语“逶迤、磅礴、泥丸、铁索、岷山”。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启发学生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毛泽东和其领导的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突破重难点:重点:理解诗词的大意。突破方法:利用听录音、范读、个人读、齐读等方法熟读诗词,感知诗词内容;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借助历史资料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进而理解诗词。难点:感受毛泽东和其领导的红军大无畏
3、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突破方法: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感受文中描绘的场面;借助电视、书籍等,引导体会长征途中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利用朗读法,让学生通过读来感知诗词的大意;通过多媒体辅助法,让学生感受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体会红军的精神品质;利用讨论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法:通过查资料法,了解诗词涉及到的历史、地理知识,明白重点字词的意思;分析重点句段,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品质。师生齐准备:教师:有关红军长征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生字词卡片,讨论提纲,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红军长征的资料。课时巧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逶、迤、磅、礴、丸、岷”6个生字,会写
4、“逶、迤、磅、礴、丸、渡、索、岷”8个生字,掌握并积累课文新词。2熟读七律长征,能正确理解诗意。3感受毛泽东和其领导的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精彩片段,学生欣赏。提问:谁能谈谈看完视频的感受?(指名学生回答)2教师评价并揭题: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现实情况,表现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也表现了毛泽东运筹帷幄的智谋。我们将学习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的两首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七律长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电视剧长征中精彩的片段导入,激发学生对长征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
5、出示自学任务,学生按要求自学。(1)利用字典读准字音。(2)小组互助,自学诗词。(3)交流收获。2指名读字词:逶、迤、磅、礴、丸、岷、逶迤、磅礴、泥丸、铁索、岷山。3指导朗读。(1)听朗读录音,体会节奏。教师提示:“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其朗读节奏是:2 2 3。(2)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3)学生在小组内练读,指名读。【设计意图】利用互助自学的方式疏通字词,利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三、披文入情,感情悟理。过渡:这首诗是毛泽东根据长征的经历写的一首诗,请同学们互助自学,理解一
6、下诗的意思。1小组互助合作,讨论诗意。2班内交流,教师指导。(1)理解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这里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队伍。(2)交流诗句的意思。出示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学生讨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出示句子:五岭逶迤腾细浪,
7、乌蒙磅礴走泥丸。学生讨论诗句的意思,教师归纳: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小泥球一样在脚下滚过去。出示句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名回答诗句的意思,教师明确: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热气腾腾;大渡河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寒意阵阵。出示句子: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名说出句子的意思,教师明确: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强调: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3体会诗人情感。(1)引导学生再读诗句,并
8、结合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五岭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河险恶、千里大雪山。 (2)思考: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们的什么精神?教师播放长征途中有关“大渡河”“金沙江”“大雪山”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诗句说感受。明确:大无畏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3)找一找:再读诗句,找出表现这些精神的重点词语。学生读诗句回答: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更喜、尽开颜。(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利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 少年闰土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