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狱中题壁、自题小像》|长春版(共13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狱中题壁、自题小像
- 资源描述:
-
1、狱中题壁 清 谭嗣(s)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y)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865年3月10 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著名维新派人物,”变法六君子“之一。1898年曾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题壁张俭杜根昆仑横刀肝胆望门投止 忍死须臾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张俭是谁?什么时候的人?2.“望门投止”是什么意思?3.这段诗句讲了一件什么史事?(*注意:记录员、发言员等分配明确,记录将在下课时收上来。)诗句:忍死须臾待杜根思考以下问题:1.杜根又是谁?他又
2、是什么时候的人?2.和上句有什么不同?3.这段诗句又讲了哪一件史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大意:我面对大刀,仰天大笑。去者、留者都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高大。#&%$想一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与同桌互相交流交流。通识相关链接 这首诗是谭嗣同的绝笔之作,作于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八月初十至十三数日间。谭嗣同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遇害的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劝他一起逃走他却决心留下,甘做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并劝梁启超、康有为暂时远走他方以图将来。谭嗣同以这首绝命诗,描写自己的心志,始终洋溢着一片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狱中题壁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
3、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考考你 一.看拼音写词语。tb hngdo (题壁)(横 刀 )gndn knln (肝 胆)(昆 仑)wngmntuzh (望门 投 止)rn s x y (忍死 须臾 )二.给蓝字注音。(s)(y)谭嗣同忍死须臾三.填空。谭嗣同是湖南()人,曾经在()年与()、()进行“()变法”,失败后,同“变法()”慷慨就义。狱中题壁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著名维新派人物,”变法六君子“之一。1898年曾与梁启超、康有为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狱中题壁 译文:谭诗第一句:“望门投趾怜张俭”。后汉书张俭传“室门投趾”作“望门投止”。仪礼士昏礼郑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后汉书张俭传说,张俭“亡命遁走,望门投止重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谭诗第一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说,谭不愿亡命,贻累亲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