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重三中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北重三中 2015 _2016 学年 语文 下学 月月 考试题
- 资源描述:
-
1、北重三中2015-2016第二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4月8日 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考生应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卷 (阅读题 共76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报、冬腊。开春鞭春劝农,端午驱邪避瘟,金秋荐新祭祖,腊月祭灶扫尘所有节日,井然
2、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用来祭奠先祖。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情愫。节日里,天伦之乐表现得格外充分:家人团圆,孩子们受到格外的宠爱端午节给孩子们涂抹雄黄、戴上艾虎以避邪气,七夕、重阳在家打扮小女儿,节日期间孩子们可以随意嬉闹而不受苛责。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已成为维系
3、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祈望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吉祥如意。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如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术、禁忌等直接相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祓禊、禳解等观念及活动,在节俗中依然占主导地位,节日的歌舞狂欢,意在娱神;以时品上供,旨在贿神;制作、佩戴各种节物,则是为了驱鬼。到后来,这些待遇慢慢地不再为神独占,而变成人神共享。节日也就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
4、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隋唐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空前发展,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中秋拜月,变成了赏月、玩月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如桃符、门神、辟邪剑等,因变成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村社、庙会。届时,商贩成集,游人如织,祈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村杜、庙会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传统节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传
5、统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节奏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张弛。生活不可无节日,节日不可无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虽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却依然存活在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1.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期体现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规律性,民间节日中的春祈、夏伏、秋报、冬腊等活动与生产中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等活动相对应。B.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在节日里
6、,人们尽享天伦之乐,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互赠节礼,使节日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C.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的传统节日逐渐摆脱了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但在村社、庙会上,祈福,求子,烧香,还愿等娱神祈福的节俗活动仍占主导地位。D.如今,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许多传统节俗活动仍存活在民众的生活中,在传承中发展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样。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传统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和生活生产的节奏,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活的张弛有度。B.诸多贵人伦、重亲情的礼俗活动,让中国人从传统节日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
7、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C.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相关,人们对人寿年丰、吉祥平安的祈望是传统节俗活动形成的永恒推动力。D.隋唐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节日风俗迅速向娱乐方向转变,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的审美价值渐渐取代了其原始功用。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慕容彦超素有钩距。兖州有盗者,诈为大官从人,跨驴于衢中,市罗十馀匹,价值既定,引物主诣一宅门,以驴付之,曰:“此本宅使,汝且在此,吾为汝上白于主以请直。”物主许之。既而声迹悄然,物主怒其不出,叩门呼之,则空宅也,于是连叫“贼”。巡司至,疑其诈,兼以驴收之诣府。彦超悯之,且曰:“勿忧
8、,吾为汝擒此贼。”乃留物主府中,复戒厩卒高系其驴,通宵不与水草,然后密召亲信者,牵于通衢中放之,且曰:“此盗者之驴耳,自昨日不与水草,其饥渴甚矣,放之必奔归家,但可蹑踪而观之,盗无不获也。”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数曲忽有儿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盗者闻之,欣然出视,遂擒之。 高祖登极。兖州慕容彦超反,高祖亲征。慕容彦超之被围也,乘城而望,见高祖亲临矢石,其势不可当,退而忧之,因勉其麾下曰:“汝等宜为吾尽命,吾库中金银如山积,若全此城,吾尽以为赐,汝等勿患富贵。”顷之,有卒私言曰:“我知侍中银皆铁胎,得之何用?”于是诸军闻之,稍稍解体,未几城陷。及高祖之入也,有司阅其库藏,其间银铁
9、胎者果十有七八。 初,彦超尝令人开质库,有以铁胎银质钱者,经年后,库吏始觉,遂言之于彦超。初甚怒,顷之谓吏曰:“此易致耳,汝宜伪掘库墙,凡金银器用暨缣帛等,速皆藏匿,仍乱撤其馀,以为贼践,然后申明,吾当擒此辈矣。”库吏如其教。于是彦超下令曰:“吾为使长典百姓,而又不谨,遭贼掘去,其过深矣。今恐百姓疑彦超隐其物,宜令三日内各投状,明言质物色,自当倍偿之,不尔者有过。”百姓以为然,于是投状相继。翌日,铁胎银主果出。于是擒之,置之深屋中,使教部曲辈昼夜造,用广府库,此银是也。 (选自五代史补,有删改)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
10、数曲/忽有儿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B.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数曲/忽有儿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C.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数曲/忽有儿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D.亲信者如其言/随之其驴/果入一小巷/转数曲/忽有儿戏于门侧/视其驴/连呼曰/驴归/驴归/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叫复姓,如慕容;同时慕容还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姓氏,也是慕蓉姓氏的来源之一。B.通衢古指四通八达的道路,后一直沿用,如武汉因为水陆交通便利,就被称为“九省通
11、衢”。C.麾下是敬辞,原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泛指普通人,如“召有司案图”。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慕容彦超素有辗转查问,推其实情的才能,能破案。兖州一个盗贼,骗物品后在空宅中消失,巡司不能破案,可慕容彦超利用驴最终擒获了那个贼人。B.情急之下的慕容彦超,为了勉励部下说过谎。高祖登帝位后,亲自征讨兖州,慕容彦超被围后十分担忧,就用把仓库中像山一样堆积的金银赏赐给部下的假话来勉励自己的部下。C.有人欺骗慕容彦超,如他让人开质库(典当行),有人使
12、用铁胎银质钱来欺骗他,很多年后仓库守吏才发现并告诉了他。D.慕容彦超常常运用智慧办事。他让人藏匿金银丝织品后,挖墙角假装被盗,用让人们说明典当物品色泽的办法抓住了造假者,又让他继续造假银钱引诱高祖前来攻城。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饥渴甚矣,放之必奔归家,但可蹑踪而观之。(5分) (2)百姓以为然,于是投状相继。翌日,铁胎银主果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忆秦娥黄景仁湖天阔,清湘望断三更月。三更月,猿声是泪,鹃声是血。 曲终数点烟鬟没注,此间自古离愁窟。离愁窟,几丛斑竹,临江犹活。注 曲终数点烟鬟没:“曲终”指湘水女神鼓瑟
13、的传说,典出唐代诗人钱起的湘灵鼓瑟;“烟鬟”借指女神,喻她的风神。8. 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洞庭湖景色?目的何在?(5分) 9. 全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1)杜甫登高中“ ,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可悲,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由琴声写到珠玉之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3)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蟹”来论证“用心躁也”的弊端。(4)锦瑟中“ , ”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望帝两个典故,寄托了作者无限的哀思、难言的愁绪与不懈的追求。(5)李白在
14、蜀道难中用“ , ”两句诗写动物的情景,衬托山高路险不可攀登。(6)韩愈的师说中“ , ”两句表达了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同的观点。(7)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秋兴八首)(8) ,环珮空归夜月魂。 ,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除夕夜 肖复兴 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理发店,十四年前,我刚住进这里时,它就在。十四年来,花开花落,世事如风,变迁很大,它的老板始终是一个人。什么事情,能够坚持十四年恒定不变,都不容易。 因为常去那里理发,我和老板很熟,知道每年春节前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会坚持到大
15、年三十的晚上,直到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然后回江西老家过年。他提前买好大年夜最后一班火车票。他说,虽赶不上大年夜的团圆饺子,但这一天车票好买,火车上很清净,睡一宿就到家了。 有一年,因为有事耽搁了,直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才去他那里理发。伙计们都已下班,店里只剩他一人。而且,他刚拔掉所有的电插销,正在关水门和煤气开关,准备走人了。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把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会不会耽误他乘火车。他说,没关系,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我知道,理我的头发确实很简单,就是剪一下,洗个头,再吹个风。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活儿。但毕竟有些晚,心里还是有些抱歉。迎来
16、送往的客人多了,理发店的老板都是心理学家,一般都能看出客人的心思。他开玩笑地对我说,怎么我也得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这是我们店的服务宗旨。 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经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担忧了。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显然,她也看出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
17、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你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虽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但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老板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她大笑道:“您还真说对了,我这么大年纪,也是属于圣(剩)斗士了,找个婆家不容易。” 我知道,时间对于老板的紧张,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便让出了座位,对老板说:你赶紧先给这位美女理吧,我不用见婆家,不急。她忙推辞说,那怎么好意思!我对她说,老板待会儿还得赶火车。她说,那就更不好意思了。但我还是把她拉上了座位,然后准备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山西专版)2020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