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初中语文最易误读的32个文史常识.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9011
  • 上传时间:2025-11-1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7.3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 误读 32 文史 常识
    资源描述:

    1、“劳燕”最惯是“分飞”“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和“辛劳”没有半点关系。“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分飞”是“劳燕”最常见的姿态,而不是“纷飞”。“七月流火”非天热“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七月指的是农历,“火”是指恒星大火星,“流”指的是西沉。祖先早在几千年前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大火星会落向夜空的西边,是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衣冠禽兽”是褒义词“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丰碑”自古不是碑

    2、“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作用之一是作为一种下葬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种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这种特殊的葬礼规格,起初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后来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即在坟前立起石头。“人浮于事”本好事“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职位。自谦才能用“忝列”“忝列门墙”为谦语,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使用“忝列”是在说对方不称职,有辱于所任。“不刊之论”

    3、不能改“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而是“删削”或“修改”。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不足为训”非准则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训”不是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所以,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负”“孚”两字意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负”和“孚”,“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孚”的意思是使信服,“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4、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凯旋”不应接“而归”“凯”意思是胜利,“旋”意思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个“归来”都是画蛇添足。“滥觞”到底是何意结合文献,概括“滥觞”有如下义项: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指小水;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波及,影响。泛滥;过分。由此可见“滥筋”含义之多,不应只局限在一个意思里使用。“胴体”如何成“裸体”“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渐渐成了“

    5、裸体”的代名词,但在词源学的意义上,这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犯而不校”是宽容首先明确“校”不是学校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计较”,“犯”是“触犯”的意思。“犯而不校”是说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是一种宽容的心态。不耻下问向谁问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这属于误用。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曾几何时为几时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比如现代汉

    6、语词典的例句为“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空穴来风如何算原本“空穴来风”的解释是事出有因,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把它解释为“事出无因”或者“没这回事”,已被普遍接受,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所以在词典中的释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炙手可热因何故“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古今差别话“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

    7、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律诗不叫古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万卷”该有多少书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读书破万卷”,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仁者”为何要“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爱之人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事物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宽容仁厚,不役于

    8、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因此说“仁者乐山”。“五毒”原来是良药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并非无恶不作的意思,而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说:“凡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是石胆、丹砂、雄黄、慈石和俣石,通过加工合成之后,其药性极其酷烈,是可以毒攻毒的良药。“登堂入室”臻佳境“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另外,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的用法也是欠妥的。究竟何为“平”天下“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

    9、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另外,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的用法也是欠妥的。“莘莘学子”多少人“莘莘学子”不是成语,而是组合词。“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莘莘学子”意思是“众多的学子”,在“莘莘学子”前加“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后面加“们”都属于误用。乱说“哇塞”伤风雅一些人主观地认为“哇塞”意思跟“哇呀”“哦哟”“鸣呼”差不多,仅仅表示惊叹而已。实际上,“哇”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塞”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是很不文雅的词。“呆若木鸡”是境界“呆若木鸡”最初是一个

    10、褒义词,而非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该词出自庄子 达生篇的一则寓言,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显得笨拙。“跳槽”本是青楼语“跳槽”原专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朕”也曾是老百姓“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但自从秦始皇以来,“唯我独尊”的统治者下令使得这个词从此和普通人无缘。但“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还是不同于“我”“余”等代词,其意思更接近于“我的”。“杏林”“杏坛”路途远杏林、杏坛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却差别很大。“杏林”是中医界的常用词汇,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杏坛”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夜色如何算“阑珊”“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不用于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辛弃疾写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有些人聚会时拿“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其实是误用。“阿堵物”是啥东西“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后来由于晋书 王衍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阿堵物”渐渐被称作为钱的代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最易误读的32个文史常识.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901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5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5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五)(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五)(含解析)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二)(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二)(含解析)文.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3 函数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3 函数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验班).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验班).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word版.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三)(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三)(含解析)文.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对数与对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 (2).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对数与对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 (2).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docx
  •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0 指数与指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0 指数与指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 集合(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 集合(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9章9.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9章9.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分金卷).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9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9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8章8.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8章8.docx
  •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章7.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章7.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系列)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系列)word版.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