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8

类型江西省井冈山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句式》.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9998
  • 上传时间:2025-11-15
  • 格式:PPT
  • 页数:78
  • 大小:3.36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文言句式 江西省 井冈山 中学 2013 年高 语文 复习 课件 文言 句式
    资源描述:

    1、井冈山实验学校李 岩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属于理解层级B)考试大纲要求明确考点“考什么”文言文特殊句式w判断句w倒装句w被动句w省略句本考点的考向预测: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主要还是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高考题展示1、判断句。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2、被动句。例、(20

    2、04年江苏卷考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3、倒装句例1、(2004年广东卷考15题第2小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w(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

    3、3题)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4、省略句w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w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w C.苦请,(颍)遂便为留。w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w 答案:Cw 示例、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2008年广东高考第七题)w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w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w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w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答案:B。A、动词,到;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代词,他;D、助词,帮助宾语前置。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

    4、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判断句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 之间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

    5、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常用判断句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也。”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常用判断句式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6、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常用判断句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常用判断句式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常用判断句式5、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知识迁移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陈胜者,阳城人也。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知识迁移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陈胜者,阳城人也。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C.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知识迁移2.翻译下列句子(1)义,人之本也。(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请看下面的句子:甚矣,汝之不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忌不自信。汝之不惠,甚矣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佚之狐于郑伯言曰夫晋,有何厌忌不信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

    8、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类。1.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宾语前置(高考重点)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例:“时人莫之许也。”“忌不自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沛公安在?”“夫晋,何厌之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微斯人,吾谁与归?”“一言以蔽之。”(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 宾

    10、语前置句(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如:项王、项伯东向坐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2、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3、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6、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

    11、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硕鼠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6、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7、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8、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9、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10、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12、

    12、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13、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鸿门宴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4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5、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6、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0、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3、惟命是听(成语)4、惟利是图(成语)5、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6、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7、惟你是问。知识迁移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D.

    14、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知识迁移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知识迁移2.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5、直接判断。判断句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15、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4.介词宾语前置。小结:宾语前置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有标志的被动句2.用“见”,“见.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有标志的被动句3.用“为”、“为所”表被动例:(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有标志的被动句4.用“被”表被动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无标志的被动句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

    16、势耳。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被兵势所逼例: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13题第3小题)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参考答案二: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成分省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省略句 省略句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如:廉颇为赵将,伐齐

    17、,大破之。廉颇廉颇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录毕,走送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余余余余余自述省孟子:王今日之事对话省对话省 省略句 省略句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如:(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候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

    18、大珠四枚。任如:省略句 省略句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之有志者,不随以止也。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之欲呼张良与俱去。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之 省略句 省略句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19、。人人我等 省略句 省略句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以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以 省略句 省略句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名将其饲之以于促织之之以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

    20、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于之之如:省略句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省略句省略主语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主语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公渔人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与()坐谈,问

    21、之客曰。省略宾语与(客)坐谈,问之客曰。省略介词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2.赐之()彘肩。省略介词例: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2.赐之(于)彘肩。示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广东高考13题第2小题)译文: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蔺相如者,赵人也。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其人勇士。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D夫天者,人之始也。(C)(B)课堂训练1“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C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22、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禹、汤被之矣。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AAA行将为人所并。B视为止,行为迟。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D激于义而死焉。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安得广厦千万间。D弗之怠。A其间旦暮闻何物?B君何以知燕王?C莫之或止。D未之多见也。CA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

    23、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知识迁移3.下列成语都有宾语前置,根据其前置的特点加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何去何从 人莫予毒 时不我待 惟命是从 马首是瞻 文以载道 夜以继日 何乐而不为 惟利是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A./B./C.C./D.D./知识迁移3.下列成语都有宾语前置,根据其前置的特点加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何去何从 人莫予毒 时不我待 惟命是从 马首是瞻 文以载道 夜以继日惟利是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A./B./C.C./D.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西省井冈山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句式》.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999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
  • 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
  •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