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晋灵公不君(正版) (共45张PPT)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左传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尚书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列入经部。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继续发展,史记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部史书。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书成为后代正史的典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学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史书体裁,史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仅次于经的一
2、大部类。隋唐五代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刘知几),对唐以前的史学和史书发展做了系统的总结。两宋时期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无论是史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且为元明所不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元明时期史学没有大的发展,值得一提的史书只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史学在清朝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清代史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考和史论。随着史学的发展,史书的体裁也逐渐丰富起来。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
3、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左传介绍: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左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叙事文学的代表作。左传善于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细节描写尤为出色;长于描写战争
4、,且极富变化;善于记言,无论是大臣的谏说还是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晋灵公不君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字词读音:胹蹯寘畚溜衮阙鉏麑饮嗾獒箪橐戟弑诒rfnzhbnlignquCh nynsuodntujshy第一段分析: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宰夫:国君的厨师。胹:煮,炖。
5、熊蹯:熊掌。畚: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大量征收赋税,用来雕饰墙壁(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把尸体)放在筐里,让宫女们拿着经过朝堂。译文:作者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晋灵公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作者开篇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这表现了他的贪婪;第二件事:“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这表现了他的荒唐;第三件事:“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这又表现出他的残暴。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5),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
6、,则子继之。”三进,及溜(6),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7)。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8)。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9)。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0)。”(5)不入:不采纳,不接受。(6)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7)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8)赖:依靠。(9)这两句诗出 自诗大雅杰民。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10)衮:指君位。大
7、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如果您的谏言没有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
8、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作者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笔写的是士季进谏。在下段则是简笔写了赵盾的进谏。犹不改。宣子骤谏(11),公患之,使鉏麑(12)贼之(13)。晨,寝门辟矣(14),盛服将朝(15)。尚早,坐而假寐(16)。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7)。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第二段分析:(11)骤:多次。(12)鉏麑(ch n):晋国力士。(13)贼:刺杀。(14)辟:开着。(15)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16)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7)主:主人,靠山。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
9、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译文: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盾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能深刻地记住鉏麑的光辉形象。鉏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后他选择了自杀。第三段分析: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
10、右提弥明知之(20),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2),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23)。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4)。(18)饮:给喝。(19)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0)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21)趋登:快步上殿堂。(22)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23)嗾:唤狗的声音。獒:猛犬。(24)死:为死。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1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四 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