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5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同步 训练 一课一练 古诗 两首人教 新课
- 资源描述:
-
1、5.古诗两首一、简答题(4分)1(4分)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不识庐(ll)山真面目。(2)只缘(yunrun)身在此山中。(3)丰年留客足鸡豚(dntn).(4)山重(chngzhng)水复疑无路。二、填空题(24分)2(10分)先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识: 面目:诗意是:(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明:诗意是:3(10分)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并按要求填空。(1)默写。题西林壁(2)题西林壁是代文学家所写。作者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借此告诉我们。4(4分)看拼音,写汉字。怀ym名其妙l月hn厚三、单选
2、题(3分)5(3分)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题西林壁()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B.书写,题写。C.古指额头。(2)只缘身在此山中()A.由,原因。B.沿,顺着。C.边。D.因为。(3)山重水复疑无路()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du)。B.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C.以为,怀疑。四、诗歌鉴赏(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_(3) 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_7(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游
3、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腊酒:豚:(2)这首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3)诗中的“”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尽所有的盛情。(4)诗中后两句中包含的两个成语分别是、。“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
4、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5)这首诗中蕴含了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试卷答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第十一课《王献之练字》第二课时∣教科版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