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语文百花园八.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3064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素材 百花园
    资源描述:

    1、1.读一读,辨一辨。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对比读词语,让学生了解儿化韵,正确读出儿化韵。普通话里有一些词语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一会儿”“玩意儿”等。“儿”本来是独立的音节,但经过长期的极流利的连读,就产生了一种连音变化,两个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er”失去了独立性,保持了因卷舌动作而发出的十分短弱的卷舌音。这个卷舌音附加在它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上,使原来的那个韵母有了变化。这种变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拼音写这些儿化音节时,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试着读读下面的句子。(1)小鸟儿在树枝儿上叫出声儿,小鱼儿在水里边吐出泡儿。(2)菜

    2、摊儿上有小葱儿、豆角儿、土豆儿、豆芽儿,还有小白菜儿。(3)你要是有空儿,到我家来玩儿,咱们俩聊聊天儿。(4)这个百货商店的东西还真不少,有背心儿、手套儿、口罩儿、松紧带儿,还有花床单儿。2.读一读,比一比,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通过对比,我们能够感受到关联词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前后意思连起来,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确了。练习中出现的两组关联词“不仅而且”和“虽然但是”分别是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我们常见的几种关联词: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

    3、是就选择关系: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1.读读背背。我们要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活动,所以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乞巧,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种习俗在唐宋最盛。“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

    4、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蕴含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2.我的采集本。我们要收集的是有趣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向我们叙述了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记事使用绳结和贝壳,通信使用一

    5、些东西来表示意思。现在看来这些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交际内容:美丽的民间传说。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神奇,引人入胜,因此,往往能流传久远。请你走进乡村或社区,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搜集当地的民间传说,然后讲给同学们听。讲的时候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有条理地叙述故事的经过、结果。可以评出最有意思的故事,还可以评出哪位同学讲得最生动。习作内容:把搜集到的民间传说写下来。习作要求:1.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2.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3.习作完成之后,同学之间要交换阅读,互相修改。习作指导:只要能够把要讲给大家听的民间传说用笔写出来,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在习作

    6、过程中要想一想,同学们最喜欢听的是哪一部分,这就是最有趣或者最感人的地方,应该重点描写。可以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例文:端午节的传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

    7、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他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这种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的活动。人们又都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这样鱼吃了就不会再去咬屈原大夫的尸身。有个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和水兽,使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伤害。不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有一片屈原

    8、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

    9、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点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10、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在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这个节日的来由很多人只是略知一二。小作者从向我们介绍屈原的经历开始,一层层揭开端午节的来历。叙述清楚、有条理,情节完整。全文最让人感到悲愤的是屈原“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正源于他的爱国之情,所以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忘记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语文百花园八.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06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