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7 伶官传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伶官传序 基础演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仇雠(chu)凯(ki)旋遗(y)恨 骄奢(sh)B离散(sn) 沉溺(n)剔(t)除 俳(fi)优C度(d)曲 宝藏(cn)勖(x)勉 系(j)颈D囊(nn)括 发(f)誓缱(qin)绻 伶(ln)人2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泣下沾襟泣:流泪A BC D3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家祭无忘告乃翁D今其智乃反不能
2、及,其可怪也欤4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例:与尔三矢A遂与之俱出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无乃尔是过与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例:盛衰之理A自然之理也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此三者,吾遗恨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下面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开
3、门见山地提出论点。B作者否定天命,强调国家盛衰由“人事”决定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C写晋王遗嘱,充分表现其克敌复仇的殷切期望,为庄宗的忧劳兴国张本。D写庄宗秉承父命,矢志报仇的决心和行动,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课内精读阅读课内语段,回答913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
4、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9下列句子中的“方”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中的“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方其盛也 B夫虽无四方之忧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今其地方千里10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乱者四应,仓皇东出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举天下之豪杰11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段进一步议论评说庄宗的盛衰。B本段运用对比,指出庄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C本段总结的经验教训更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当朝者借鉴。D本段内容与前文的结论意义相同,去掉的话也是可行的。12选段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_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文:_(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文:_(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6、皆自于人欤?译文:_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说琴何景明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
7、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为腐材置物邪!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梁,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40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