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练习:4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练习:4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WORD版含答案 2021 2022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练习 十二 大学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四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0分钟,55分) 一、基础达标(21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平安B.小人喻于利喻:明白,知晓C.在明明德明:彰明D.无辞让之心辞让:推让,谦让【解析】选A。A项“安”应为“舒适”。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任重而道远惑而不从师B.质胜文则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欲修其身者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C
2、。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并列;后一个表示转折。B项中两个“则”,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是动词,表判断。D项中两个“其”,前一个是代词,他的;后一个是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解析】选D。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也是省略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C.知
3、止而后有定D.不足以事父母【解析】选B。A项,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项,止,动词作名词,目标所在,要达到的“至善”境界。D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
4、,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解析】选A。A项,“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自勉。(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课内阅读(17分)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完成第710
5、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7.下
6、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解析】选B。本题根据“也”“者”来判断。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B.孺子:儿童、幼
7、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解析】选D。“四海”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C.这一章是孟子
8、“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解析】选C。“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对文本理解有误。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分)译文:(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4分)译文:答案:(1)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71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 第10课 古代诗歌三首《赤日炎炎》|教科版 (共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