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 静海县 第一 中学 2016 2017 学年 学生 学业 能力 调研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静海一中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语文(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75分)和语言表达题(75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与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基础文言诗歌散文阅读与表达卷面整洁分数21分24分8分22分75分减3-5分150 第卷 基础题(共 36分)一、选择题(12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瞭lio望 珐f琅 旋xun涡 白炽ch灯 呕心沥l血B.画舫fng 褶zh皱 彩釉yu 捋lu胡子 溘
2、k然长逝C. 发f轫 摒bng弃 氛fn围 迫pi击炮 桀骜不驯xnD.绰chu约 执拗ni 绯fi红 冠gun心病 量ling体裁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赌搏 锤炼 暴发户 矫揉造作 焚膏继晷B 褊狭 厮斗 起搏器 渊远流长 匿迹销声C央浼 踟蹰 蒙太奇 风声鹤唳 纵横捭阖D氤氲 幽冥 血脉贲张 异彩纷呈 篷头垢面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亟需加以规范。朋友是一把伞,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
3、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A疏离 权限 虽然但 B疏离 权利 即使可C疏远 权利 虽然但 D疏远 权限 即使可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
4、从重处罚。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
5、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
6、,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宋朝的军队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究其原因,其兵员构成和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不容忽视。宋代的兵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也实现强制征召。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各类人员混杂,士兵地位极低。致使很少有人愿意当兵,即使被迫当兵也想方设法逃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成为社会共识。军队的整体组织结构上推行禁、厢军互补的制度,随着禁、厢互补制度的异化,特别是厢军逐渐转
7、变为吸收消化不合格禁军的重要载体,厢军成为禁军的养老之地,战斗力严重退化。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朝走向衰落后,中原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辽东、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等产马良地全部丢失。而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占领后,更是使宋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防御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过了幽燕十六州,便是八百里平川,北宋已经无险可守,辽突破长城阻隔后,挥师南下更为便利,因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经济资源,可为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补给,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优势。历史是一面镜子,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一个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丧权辱国。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8、)A宋朝统治阶级崇尚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大限制了武将的权力,武将的地位大大降低,指挥的机动性也相应受到了限制。B宋朝统治者实行消极防御、以和缓战的战略,在“澶渊之盟”后,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C宋朝的兵员素质不高,军队组织结构僵化落后,致使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没有得到预期效果。D养马场和战略要地的丧失,使宋军缺少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和屏障;此消彼长,敌对方的资源得以丰富,军事优势增强。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立枢密院等措施,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削弱武将的兵权,由于宋朝是靠兵变建立的王朝,因而要防范武将拥兵自重
9、进而威胁其政权。B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是由于改变了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逐渐取代了强军强国的意识。C“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所以成为社会共识,是因为其兵员构成过于复杂、士兵的待遇低以及宋朝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D控制幽云十六州,就等于镇住了汴京的咽喉,幽云十六州丢失,使宋失去了东段和中段长城,这两段长城是量重要的防御生命线。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的社会繁荣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负面记忆,对现实都有借鉴意义,能促使我们反思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B以文制武策略,致使武将地位下降,加之剥夺了武将行政、财政、司法等权力,极大挫伤武将
10、戍守边关,报国杀敌的积极性。C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成为当时世界之最,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D宋朝国富军弱的历史启示我们: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我们在建设强大、繁荣经济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8-12题,每小题3分,13题9分,共24分)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
11、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
12、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鼎革:指改朝换代。8.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A.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粮仓) B.又劝助有力之家(劝阻 )C.没葬而岁祀之(同“殁”,死去) D.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和好人交友 )9.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13、. 好施与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 游侠士以好义乱国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 君古游侠之流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0依据两段相关事迹,各用4个字概括徐君的主要品质。(3分)相关事迹徐君的品质呈报时弊(1)资助亲友(2)提供饮食(3)挺身守御(4)英勇无私11.断句正确的一项( )A.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B.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C.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
14、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D.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 12第段画浪线句“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言之”的对象还有谁?(2分)答:_ 第卷 提高题(共114分)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1)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译文:_ (2)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3分)译文:_ (3)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3分)译文:_四诗歌鉴赏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寒柳纳兰性
15、德飞絮飞花 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此诗为作者悼念亡妻之作,“春山”代指亡妻。湔(jin)裙:古代的一种风俗,指农历正月,女子洗衣于水边,以避灾祸,平安度过厄难。(1)词的上片是如何刻画“寒柳”形象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分) (2)下片最后两句“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在表达上有何巧妙之处? (4分)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4)而世之奇
16、伟、瑰怪、非常之观,_,_,_。(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6)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共22分)赤壁怀古怀东坡陈世旭跋涉过千山万水,在一个叫“黄州”的地方久久停留。只为向一位我极其崇拜的诗人顶礼,是他将一段绚烂的文学史凝固成赤色的坚岩。黄州古城,赤鼻矶头,林木葳蕤,亭阁楼榭半隐在绿丛。一山陡峭,站立着昔时的汉川门。褐色石阶沿坚岩蜿蜒,石阶磨出了凹陷,记录着岁月。条石护栏下面,苏东坡热爱的翠
17、竹挺拔直上,微风轻拂的竹叶簌然。上八卦桥,经锁春台,绕楼花园,过蜂腰桥,问鹤亭下,荷花池回环曲折,莲叶间传出平平仄仄的清韵。登高一览,远山似眉黛,原野一碧万顷。是谁问:君见否,苏子泛舟作赋、酹江邀月?相隔了一千年的沧桑,浩瀚大江的岸际线已随波涛滚滚的历史远去。永远留下的是诗人的歌吟和歌吟中的诗人的灵魂,以及后世人们的无尽浩叹,一腔怅惘。九百三十四年前那个晦暗的春天,被贬谪的诗人蹒跚走出落满乌鸦的御史台。整整四年又四月,团练副使躬耕于黄州荒芜的坡地,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行列有了“东坡居士”。“神祇编织不幸,以便人类的后代歌唱。”(荷马史诗)一场“乌台诗案”,让总是不合时宜的诗人因言获罪,曾经锦衣玉食
18、的荣华轰然坍塌。诗人瞬间由仕宦而成流人;由繁华京都到偏僻小城;由高第府宅到小寺寄居,“与僧人蔬食”,到“自筑雪堂”,又“筑建南堂”,方“得其所居”。但历史的悖论决定了:落寞者成圣。乱石穿空,正直遭受强暴;惊涛拍岸,论证谁是风流人物。庙堂是滋生阴谋的牢笼,山野才有五谷丰登的沃土。真正的天才不会耿耿于冤屈、戚戚于困境。固然是朝廷放逐了诗人,又何尝不是诗人放逐了朝廷。遗世独立,凭虚御风,去追逐流水行云。江上明月,山间清风,诗人回归于清纯和空灵。或竹笠草屐,与渔樵杂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一杯酒在胸
19、膛燃烧着另一杯酒,“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心则随风景而去,苍茫不可知;或焚香静坐于寺院,“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跟和尚聊天,尽兴处,打个喷嚏也是诗。说是“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笛知”,却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池岸断壁上,睡仙亭有石床石枕,醉卧过泛舟归来的诗人。多情的人早生华发,背倚绝壁,心头过尽千帆。听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荆棘丛生的心,打开千古的怀抱,一如不系之舟。风生水起,宠辱皆忘,任音符的一江春水,沿着文字的阶梯,升华或沉沦。苦难是一种宿命,而永恒不需要证明。那一夜,诗人面对大江长天,凝
20、神伫立于船头。“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袭衣髯飘逸,在漫江透明的月色里时隐时现。目光越过壁立的山峰,宽大的衣襟里,藏着如椽之笔。举手若电,寒气凛冽的长剑,从诗歌的战场划过。豪气在刹那间逼近,照亮了语言。莫大的痛苦与盖世的才气,惊呆了历代狷狂之士的眼睛。“乌台诗案”是政治迫害,却成就了文化奇观。因为歌吟,苏东坡跌入人生的“井底”;同样因为歌吟,苏东坡攀上时代的巅峰。绝世的才情,让一个蛮荒之地,从此万树繁花,千年烂漫。一首词,两篇赋,让一座城池获得巨大的光荣:“唯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湖北通志人物志序)贬谪是诗人的不幸,贬谪于
21、黄州却是诗人的大幸。“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不愧为苏东坡人生最重要的驿站。漫步黄州,空气里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到处是诗人的身影,到处是诗人的足迹,街道、地名、书院、广场乃至肉、饼、羹,皆冠其名。“苏东坡”,早已植入黄州市井的生活。长江依古城流过,水面浮着雾霭,含了浪漫的品质。月色将至,繁星现出微光。山岚、村庄、树木,对岸的灯火轻笼于空明。柔风在林中徘徊,相伴怀古的幽情。“世界的存在为了一本书。”(马拉美)赤壁的存在为了苏东坡。(有删改)16文章段中有关黄州环境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_17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84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5单元口语交际:打电话.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