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宁三模》广西南宁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南宁三模
- 资源描述:
-
1、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2.(1)示例: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将一腔幽怨之情寄寓在暮春景象之中,营造了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溶溶”“淡淡”等叠词的运用,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用意象叠加(列锦)手法,通过梨花、院落、明月、柳絮、池塘、清风这六种意象的叠加,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营造缠绵幽怨的意境,倍增相思幽怨之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酌情给分)(2)示例:诗歌首联“不再逢”、“ 任西东”表现了与佳人无法再见的满怀惆怅,紧扣“怨”字;颔联境界清幽,
2、蕴含幽怨之情;颈联“寂寥”、“萧索”直点怨情;尾联书信无达处,则是怨的高潮。全诗紧扣“怨”字,却无一“怨”字,意在言外,含蓄蕴藉。(4分,酌情给分)13. (1)体无咎言 以我贿迁 散入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清角吹寒 (2)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 星河鹭起14.(1)“井”,结束了游荡和漂泊,使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1分)这句话突出了“井”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2分)(酌情给分)(2)人类利用完外物的作用后,往往将其荒废,丢弃。(1分)此句突出了人类的功利性,批评人类不尊重自然,不爱护自然,对自然缺乏感恩之心。(2分)(酌情给分)15.文章
3、第一段从“井”的象形字体产生联想,用一个比喻说明井在大地上的作用。(2分)点题,统领全文,与文章结尾相呼应。(2分)(酌情给分)16.作者通过写“寒山寺”连撞钟也要出卖撞钟权的情况,反映了现代人把文化金钱化,充满功利。(2分)与“井”是免费的,为人类无偿奉献形成对比,突出了“井”的伟大。(2分)这部分内容紧扣现实,引人深思,促人警醒,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酌情给分)17.井,使人类结束了游荡和漂泊的日子,使人定居下来,有了家园、村落和城池。(2分)百姓掘井吃水,赖以生存。井有大德,属于天赐,供给人的水是免费的。(2分)人要饮水思源,有感恩之心,“井”帮过人类,人就应该对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89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