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 《日知录》三则 (3)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知录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 日知录三则 3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教学 教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由分享一句励志话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导入,并引出本课课题。二、出示本节重点 1、了解顾炎武及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2、研习第一、二则,并积累文言知识。 三、了解作者顾炎武先由学生讲述顾炎武的小故事,老师再做补充,同时引出并介绍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四、预习检测 学生当堂翻译两个重点句子:(1)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译:像这样的文章,对天下有好处,对将来有好处。 (3)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五
2、、文脉梳理 1研讨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 (1)本则观点是什么? (文须有益于天下)(2)什么样的文章是“有益之文”? (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 (3)什么样的文章是“无益之文”?(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4)本则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2研讨第二则著书之难(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著书原则?(首肯孟荀及老庄等,否定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其“汇而成书”,不自成体系;“古人
3、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2)作者认为古人中还有谁做到了此原则?作者为何推崇此二人?(司马光、吴端临;他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书,表明了他著书的价值尺度,即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是史学著作)(3)作者认为今人坚持了著书原则吗?原因何在?(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越多。后世作者创作态度不诚实,动机“成名”不纯。)(4)本则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著书难;古今对比论证。)小结:作者谈古论今,阐述著书原则,表明爱恶褒贬,再次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六、课堂延伸 作为一名文科生,请谈谈你明年高考的专业选择,以及你将来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做到经世致用。 七、课后作业 预习并翻译第三则文人之多附:板书设计文须有益于天下:正反对比论证著书之难:古今对比论证-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8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