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1、王维诗四首 送沈子福归江东 (4)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1、王维诗四首 送沈子福归江东 4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送沈子福归江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基本读懂诗歌内容 2、鉴赏本诗的基本手法3、掌握鉴赏送别诗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主动探究 2、融会贯通,以点带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珍视珍贵的人间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喻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感情铺垫:播放送别一曲送别 j.p.奥德韦曲 李叔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
2、,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泊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从古至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一件事,“离别”也是历代诗歌永久的主题,然而由于时代、诗人的个性和经历有所不同,送别诗往往内容各异、情感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王维,去感受他那份离别深情2、回顾鉴赏送别诗的方法:(1)抓住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3)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联想 、衬托、比喻等二、预习文本知人论世 1、关于诗人 2、写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3、(740 、 741) 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其集中尚有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所游之地不止一处。 3、解题:沈子福,作者的朋友。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以下南岸地区。 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三、初读感知(1)一读正字音罟()师 荡桨(jin) 临圻(q)(2)二读读情感四、初通诗意:(翻译本诗,整体感知)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五、鉴赏诗歌:根据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去鉴赏送沈子福归江东。1、第一步找意象。意象有杨柳、渡头、行客、春色。2、第二步分析意象的特点,归纳总结诗歌
4、的思想情感1)、杨柳古人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 ;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依依惜别之情。到隋唐两宋更盛。折杨柳 唐代典故:灞桥折柳。现代歌坛李叔同的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2)、渡头送别之地问题(二):除了 “杨柳”、“渡头”这些比较典型地表示离别的意象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品到离别的意味呢?“行客”、“罟师”、“临圻”深入:“行客稀”的“稀”字写出了什么?写出了渡头非常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小结:概括前两句诗的诗意写了送别之
5、景,可概括为“别景凄凄”。诗歌情感:依恋、相思,可概括为“别情依依”3、第三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2)、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3)、以景喻情思考: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明确: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的无边无际,如影随形,无处不到,随友人一同归去,将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这是以景喻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六、延伸拓展:1、分析下面诗句在表现手法上有
6、什么异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武陵春)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翻译:远处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泪水可以排解忧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这一江春水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遍人间的烦恼都填满了我的心胸,估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能载得动?参考答案:同:都是写愁的。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均完整。异: 李煜将愁变成了水, 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
7、流的东西,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 王实甫则将愁装到了车上。2、比较阅读: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借景抒情方面有什么异同? 附: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春雨,洗净了渭城的尘埃,客舍外青青杨柳,清新可爱,请再饮一杯美酒,此地一别啊,阳关外岂有故人再来。 明确: 同:两诗都用到“柳”这个特色的意象物,点染送别之意,也都着意描写送别地点、环境,通过景物来渲染送别的不舍之情。 不同之处有两点: 一因送别的地方不同而景物呈现特点不同,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别地点是室外,渡口,所写景物比较空泛,只用“江南江北”四个字,让读者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3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