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登幽州台歌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即景抒情诗四首 登幽州台歌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教学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即景抒情诗四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1)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和望月怀远。(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2思维发展与提升。(1)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即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掌握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3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诗歌体会即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精神的陶冶和以及进一步提高对美的认识。4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掌握
2、鉴赏即景抒情诗的方法。【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古典诗歌鉴赏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知识,能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诗歌中很重要的景情关系,则掌握得并不好。虽然知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些诗歌鉴赏术语,但对于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还掌握不好。在即景抒情诗中,诗人所借助的客观景物往往是山、水、田园、鱼虫、鸟兽等。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客观景物上,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由所描写的景物触发。因此,可以以赏析景物为切入口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以即景抒情诗导入。(一)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二)即景抒情诗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达的情感。(三)常见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鉴赏登幽州台歌。(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
4、,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 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二)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
5、”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人们的共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三)鉴赏要点。 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本诗一大特点。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三、鉴赏望月怀远。(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张九龄,唐代诗人,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3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12《美丽的小兴安岭》西师大版 (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