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4 苏轼词二首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WORD版含解析 (2).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9417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4 苏轼词二首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WORD版含解析 2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资源描述:

    1、定风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2.学会从景物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从语言出发,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2.通过分组讨论,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苏轼及其词做出自己的评价。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 1课时【使用教材构想】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

    2、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当然,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杂糅融通,为他所用。本课学习的两首词中的有些情感就比较复杂,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本课的两首词作同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其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本课应有意联系以往所学的内容,以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人们常说苏轼是千年一遇的

    3、旷世奇才,余秋雨先生更称苏轼为“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他的许多词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从小到大,同学们接触过很多苏轼的诗词,我们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有哪些?(学生回答)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这就是苏轼的整体形象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定风波,一起来感悟苏轼的另一面。二、明确目标1.诵读诗文,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三、知人论世1. 乌台诗案: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因此丢官降职,被贬湖北黄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落差。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

    4、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四、诵读感悟(提出朗诵要求,通过朗诵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1.明确诵读要求:要读准字音、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2.小组合作讨论:读出情感是是朗诵诗词的关键。如何读出情感呢?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诵,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组指出本组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一句。3.教师点拨:(幻灯片展示问题)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

    5、该强调,特别应重读“任”字,因为这个字表现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的心情。(范读)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写出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一点伤感,可以读得平缓低沉一点。(范读) “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表现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乐观,可以读得欢快一点。(范读)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也表现了作者不怕风雨,无论风雨还是晴朗都无所谓的心情,很潇洒,很坦荡,应该强调。可以拖长“风雨、晴”字的读音来达到强调感情的效果。(范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一句,它直接抒发作者不怕风雨的心情,应该强调“谁怕”,这是问句,应该用升调来强调。(范读)4.欣赏朗诵视频:看自己的理解与名家是否相符。5.集体朗诵:

    6、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6.诵读感知:初步把握了词的内容和作者和情感,有一句话概括上下片主要内容。标出词中具体描绘的自然景物,看看作者通过这些景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明确内容:上片: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随想。下片: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明确形象:“沉着”。“莫听穿林打叶声”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作者既有的步伐,他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作者认为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认为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随遇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

    7、作者都听其自然。7.再读感知:(学生推举代表朗诵,力争读出以上人物特点)五、重点研讨(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到解读本词的钥匙)1. (解读小序)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何作用?2.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3.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小组回答教师点拨)六、提升探究 1.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从此“归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你怎么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思想?面对人生的风雨,你会怎么做?师点拨: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

    8、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2.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师总结: 以小见大(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

    9、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七、拓展探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评价苏轼及其词作,或表达对苏轼的情感,或谈苏轼对自己的影响)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请你写出一句最想对苏轼说的话,可以评价他的人或他的词,可发以表达你对他的情感,也可以谈他对你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是复杂和多元的。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八、课堂小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九、当堂达标十、课外延伸刚才同学们都写了最想对苏轼说的一句话,课后请继续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进行心灵的交流,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板书设计】穿林打叶风大雨猛莫听何妨、吟啸、徐行泰然自若的心态谁怕竹杖芒鞋穷困潦倒上轻胜自嘲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阕马官运亨通一蓑烟雨任平生自信自若的胸襟山头斜照却相迎积极乐观的心态下阕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4 苏轼词二首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WORD版含解析 (2).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41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