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福建)(考试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9862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易密卷 段考 模拟 2018 2019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中 原创 福建 考试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1试题命制中心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2)妻子象禽兽,_。(曹植梁甫行)(3)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此物何足贵?_。(庭中有奇树)(5)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6)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7)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8)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郦道元三峡)(9)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两句诗是_,_。(10)诗文绘景。王维出使边塞绘下“千古壮观”之景“_,_”。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2、的一项是( )(2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6分)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xn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长期甲(A禁锢 B禁闭)所受的精神

    3、虐待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乙(A压迫 B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怎么不叫人不觉得可怜呢?(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温xn_ 虐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_ 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怎么不叫人不觉得可怜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

    4、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5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将颔联中的“几处”

    5、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

    6、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乐者( ) (3)虽兵阵相接( ) (4)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7【乙】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B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C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D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2分)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结合内容试作分析。(5分)

    7、(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2分)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化君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了。母亲连我也不记得了。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

    8、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老枣树上长出一颗颗青粒儿的时候,我就闹着要母亲去够。母亲说枣红了才好吃。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

    9、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我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A)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

    10、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说,枣树越打越旺。我想,这一定是母亲用来骗人的话。直到第二年秋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B)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

    11、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年收枣的季节,母亲总会挎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这让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开头的秋雨是景物描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B老枣树是文章的线索,全文都是围

    12、绕着它来展开叙述的。C因为枣树越打越旺,所以母亲才允许“我”打枣树。D老枣树是“我”成长的见证者,留给“我”的回忆有甜蜜的,也有伤感的。11文中叙述了四次打枣的经历,请简要概括。(4分)1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1)品味第3段画线句子的妙处。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2)第4段画线句的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13文章以“老枣树下的斑驳岁月”为题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14文章第段和段分别写了母亲和“我”在打枣树后流泪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各

    13、自流泪的原因。(6分)(A)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B)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2分)美好的人生是吃出来的别小看吃饭这一件事情。会不会吃饭,过的可是不一样的人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智商和情商是有高低之分的,但是在吃的方面其实也是能够分出高下来的,也就是说人们的“吃商”也是大不相同的。所谓的吃商高,就是吃得既健康,又快乐能吃能睡,得弥足珍贵。不同的体质更多的是后天吃出来的。吃商决定体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可导致一方的病。有很多不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避免:上班忙下班累,点外卖、吃零食瞎将就;大波工作迎面扑来,狼吞虎咽节省时间,吃得快;只在

    14、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吃得多;压力大心情丧,重口味美食让心情放飞,口味重;有心事,应酬喝酒想着客户,在家吃饭愁着账单。吃商低的人应该惊醒,为了一切想要的美好,请速速加入高吃商矩阵。在饮食上只要注意了以下几点,就会“吃商”不低,且对己对家庭都会大有裨益。半年前的食材,决定了今天的你。比如说,有的朋友总是口腔溃疡,因为他吃的东西,可能不是罐装,就是袋装。还有的朋友是烧烤爱好者,动不动就聚众撸串,那么他脸上的痘痘就会常年此消彼长。而我们周围身体健康、皮囊迷人、精力充沛、牙齿好看的人,基本做到像海子诗里写的“每天关心粮食和蔬菜”。他们通常很少吃零食、吃甜食、吃夜宵,再忙也尽量下班回家做饭,累

    15、瘫也会煮点清粥或蒸点粗粮当晚餐。我觉得与其花钱买很贵的化妆品和保健品,不如焖饭时掺点糙米或燕麦,炒菜时少放油盐,做菜多以水为介质(蒸、煮、炖),少以油为介质(油煎、油炸),多吃蔬菜水果谷物,周末煲汤犒劳自己。知道“吃什么”,还要注意“怎么吃”。吃得慢,不易胖。一个人的身材和吃速成反比。人在胖,天在看。对我们许多这种吃到十分饱的人来说,急需修炼吃到七分饱。吃饭时人脑慢半拍,你觉得饱了时,实际已经撑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平时饭量的基础上先挑两口。趁热吃就行,不必趁烫吃,过热的饮料、食物和茶水会使口腔、咽喉和食管反复损伤。听有趣的人扯淡,不陪无聊的人吃饭。千万别小看一个轻松愉快的吃饭氛围。我听一个朋

    16、友讲过,他说他应酬时喝多少都不会醉,而和好友喝酒很容易醉。他说应酬时,身体能量都在脑子里盘算着,胃里的酒精都消化不了,而放下心防开心吃饭时,能量是在肠胃里,所以更容易醉。我有次去朋友家吃饭,本来小两口准备了很久,饭菜也很可口,可在饭桌上两人因为有道菜咸了发起口舌之战,其实也不算咸,但氛围不好让大家都没胃口,有心事会辜负掉一桌好饭。总之,吃商高的人,真的很有远见,他们把远见落实到一日三餐中去。我们每天都有3次改变体质、变瘦变美、治疗疾病的机会,美好的人生是吃出来的,让我们且吃且珍惜。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一方水土可导致一方的病。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吃出不好的体质。

    17、B一个轻松愉快的吃饭氛围,有利于身体健康。C吃饭时人脑反应慢半拍,所以吃得慢,不易胖。D以油为介质做成的食物有利于健康,以水为介质做成的食物则不利于健康。16文中认为“吃商”高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饮食习惯。(6分)17第段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材料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说明,早在四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围棋的传说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

    18、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进入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

    19、艺水平,都是空前的。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当湖(即浙江平湖)十局”即他们对弈的杰作,历来被视为珍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围棋在汉代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北史百济传中,有“百济之国尤尚弈棋”的记载。从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日本十余次派遣“遣唐使”,将围棋带回了日本;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可见围棋影响之深远。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人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

    20、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成为热门新闻。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材料二 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

    21、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材料三 围棋术语介绍: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叫作“气”,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

    22、可以有四气以上。气越多,生命力越强,对周围的影响力(威力)越大。提:如果一颗棋子没有气了,就要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打吃:也叫“叫吃”,指一方落子后,对方的某个子或某些子仅剩一口气,如果置之不理,下一手就会被提子,这手棋就被称为“打吃”。18阅读【材料三】,观察下面的图片,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白棋“2”共有两气。B黑棋“1”这手棋叫作“打吃”。C连着的六颗黑棋一共有七气。D靠右的两颗白棋如果连上最下的白棋“2”,仍会被“提子”。19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体现出来的围棋的特点。(3分)20围棋还有一个别称叫“手谈”,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

    23、这个别称的理解。(4分)(六)名著阅读(5分)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农夫发现一只鹰被捕兽夹夹住了,他见鹰十分美丽,惊讶不已,于是便把鹰放了。鹰表示永不忘他的恩德。伊索寓言( )(2)农夫和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重利轻义是某些人的本性。伊索寓言( )(3)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选段中的“我”是谁?“我”没能出席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原因是什么?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事被我们忽略,有些忽略或许应该,有些忽略或许不应该请以“忽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福建)(考试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8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