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福建)(考试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易密卷 段考 模拟 2018 2019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中 原创 福建 考试
- 资源描述:
-
1、绝密启用前|1试题命制中心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原创卷B卷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2)妻子象禽兽,_。(曹植梁甫行)(3)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此物何足贵?_。(庭中有奇树)(5)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6)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7)岂不罹凝寒?_。(刘桢赠从弟(其二)(8)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郦道元三峡)(9)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两句诗是_,_。(10)诗文绘景。王维出使边塞绘下“千古壮观”之景“_,_”。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2、的一项是( )(2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6分)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xn的鸟。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长期甲(A禁锢 B禁闭)所受的精神
3、虐待中恢复过来。最初它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受脚链的乙(A压迫 B约束),可以随意行动;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怎么不叫人不觉得可怜呢?(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温xn_ 虐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_ 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怎么不叫人不觉得可怜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
4、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5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将颔联中的“几处”
5、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
6、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乐者( ) (3)虽兵阵相接( ) (4)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7【乙】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B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C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D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2分)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结合内容试作分析。(5分)
7、(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2分)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化君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了。母亲连我也不记得了。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
8、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老枣树上长出一颗颗青粒儿的时候,我就闹着要母亲去够。母亲说枣红了才好吃。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
9、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我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A)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
10、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说,枣树越打越旺。我想,这一定是母亲用来骗人的话。直到第二年秋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B)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
11、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年收枣的季节,母亲总会挎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这让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开头的秋雨是景物描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B老枣树是文章的线索,全文都是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8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