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类型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课件(43张).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0575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PPT
  • 页数:43
  • 大小:1.2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寓言二则
    资源描述:

    1、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语文教学课件四古代寓言二则韩非子郑人买履讲授新课导入新课猜一猜: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讲授新课预习课文相关介绍检查预习一讲授新课相关介绍韩非子法家的重要著作,全书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著。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子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检查预习一讲授新课知识备查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夸张、讽喻等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

    2、验教训,给人以劝诫作用。(简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寓言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讲授新课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ldudsunng d讲授新课结合注释,口头翻译。讲授新课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鞋子量长短代词,他的,指郑人的想表承接,就、然后量好的尺码。代词,他的,指郑人的坐 同“座”,座位讲授新课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书写或传抄者笔误,或为图省事有意写

    3、了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别字,后人沿用下来,就成了通假字。讲授新课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到-去集市却拿 量好的尺寸拿量好的尺寸拿到量好的尺寸 同“返”,返回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及 反,市 罢,遂 不 得 履。等到结束终于同“返”返回讲授新课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代词,鞋子量好的尺码不译文:有个 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 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 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返回家拿尺寸。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4、子。有人问:“为 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她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讲授新课郑人的形象:死板,固执而又愚蠢的人。说明的道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如果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课堂小结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人。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课堂小结吕氏春秋刻舟求剑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郑人买履明白了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寓言刻舟求剑,看

    5、看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新课导入讲授新课预习课文相关介绍检查预习一讲授新课相关介绍1、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讲授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shqhujyru讲授新课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

    6、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渡水j立即从糊涂q雕刻那他的这儿助词,不译雕刻记号的地方到讲授新课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近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讲授新课“是吾剑之所从坠。”楚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讲

    7、授新课楚人形象:不知变通,固守成规。说明的道理:说明不懂得随事情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课堂小结寓意: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现实意义: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课堂小结小组讨论 这两则寓意有什么共同的寓意?在揭示寓意的方法上有何不同?课堂小结共同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写法评析: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刻舟求剑通过对比、反问揭示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

    8、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对比议论发人深省。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应该懂得: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课堂小结找找通假字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2、反归取之。及反,市罢。“反”同”返”,返回。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度一、动词,量长短。二、名词,量好的尺码。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无自信也。课堂小结而一、连词,表承接。“就”“然后”。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连词,表承接。

    9、“然后”“就”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转折。“但是”课堂小结之一、代词。代人,代物。“他”(他们)、“它”(它们)二、动词,到去三、助词,不译。1、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3、何不试之以足。4、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它”。指量好的尺寸。动词,到去代词,它。指量好的尺寸代词,代物。指鞋子。助词,不译。代词,代物,指剑。代词,量好的尺寸。课堂小结其一、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二、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3、遽契其舟。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自己的。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个,具体指船边上代词,他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遽契其舟3.是吾剑之所从坠。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当堂检测1、船靠岸以后,楚人没捞到剑可能会想些什么?2、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3、如果你是和他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整个情景想对楚人说些什么?再读课文、讨论问题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熟背并默写两则寓言。2.完成课后练习。3.预习并背诵古诗词三首。课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精品课件(43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057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