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21030901119.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威海市 威海 文登 2021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2021030901119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文言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
2、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
3、,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
4、,徙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谥曰忠侯,子充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皆关内侯。(选自三国志)【注】陂:池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祖行奋武将军 行:排行B. 共执持惇 执:捕捉C. 身自负土 身:亲自D. 使得以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合适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B. 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C. 惇虽在军/
5、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D. 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祖:古代帝王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常用于开国皇帝,文中指魏太祖曹操。B. 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此封号的人物,比较著名的有东汉的马援。C. 封邑:古代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和臣属的土地,包括该土地上的百姓;也叫“采地”“采邑”“食邑”。D. 薨:古代对诸侯或朝廷官员去世的说法,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或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夏侯惇性格刚烈,十四岁时,有人羞辱他的老师,他就把那人杀了,因而闻名郡里。B. 夏侯惇作战勇敢,在濮阳打败吕布,并夺得军用物资;太祖平定黄河以北,夏侯惇担任后卫以阻挡追兵。C. 夏侯惇关心百姓,在征战吕布时左眼中箭受伤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劝勉百姓种植水稻,造福百姓。D. 夏侯惇战功卓著,深受赏识,太祖让他“同载”“出入室内”,其子孙九人也因为他的功劳而被封侯。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3分)(2)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
7、。(4分)6. 被太祖认为“可为万世法”的做法是什么?这一说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3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仲连。连谓徐劫曰:“臣愿得当田子,使之必不复谈,可乎?”徐劫言之巴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驹也。愿得侍议于前,可乎?”田巴曰:“可。”鲁仲连得见,曰:“臣闻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何者?急不暇缓也。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之众在聊城而不去,国亡在日暮耳。先生将奈何?”田巴曰:“无奈何。”鲁连曰:“夫危不能为
8、安,亡不能为存,则无为贵学士矣。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所为贵谈者,其若此。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声而人皆恶之,愿先生勿复谈也。”田巴曰:“谨受教。”明日复见徐劫曰:“先生之驹,乃飞兔也,岂特千里哉!”于是杜口,终身不复谈。仲连先生见孟尝群于杏堂之门,孟尝君曰:“吾闻先生有势数,可得闻乎?”连曰:“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彼可举,然后举之,所谓势数。”燕伐齐,取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军,杀燕将军骑劫,复齐城,唯聊城不下。燕将城守数月。鲁仲连乃为书著之于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得书,泣三
9、日,乃自杀。秦师围赵邯郸,魏使将军新垣衍入邯郸,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辨说罢之。秦军退,平原君欲封之,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寿,先生笑曰:“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人之缔结。即有取,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皆不受,遂策杖去,逃隐海上,莫知所终。(节选自史记)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愿得侍议于前 乃设九宾礼于庭B. 出声而人皆恶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 乃为书著之于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D. 莫知所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
10、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B. 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C. 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D. 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9.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稷下指战国时齐都临淄稷门附近,谈说之士皆期会于此;稷下学宫是当时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B. 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在国学
11、读书的学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对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的泛称。C. 孟尝君名田文,号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与文中的平原君都属于“战国四君”之列,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D.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或平辈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鸿门宴中“庄入为寿”即为此意。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鲁仲连年少有为,口才超群。十二岁时主动请缨与田巴进行辩论,他旁征博引,缘事明理,使田巴理屈词穷、无可奈何,最后甘拜下风。B. 鲁仲连辩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而辩,为国事而辩。与田巴辩论时他以齐国当时所处的危险形势为话题,力证辩论应注重解决现实问题。C. 鲁仲连不只是把爱
12、国挂在嘴上,更是将辩才化为报国的行动。在田单收复即墨的战斗中,他的一封劝降书直接导致燕将自杀。D. 鲁仲连弃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解邯郸之围后,平原君封赏鲁仲连,他坚辞不受;又赠给鲁仲连千金,他仍不接受。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所为贵谈者,其若此。(4分)(2) 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人之缔结。即有取,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4分)12. 文章开篇详写鲁仲连与田巴的辩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8分)(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314题白 雁 顾文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04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6年语文高考核按钮考点突破:第18单元考场智慧训练 WORD版含答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