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 周末练习卷(七)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1050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8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 周末练习卷七 新人教版 广东省 汕头市 澄海 中学 2013 届高三 语文 复习 周末 练习 新人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卷(七) 新人教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仿效/发酵 贵胄/压轴戏 泥淖/绰绰有余B皎洁/打搅 捭阖/柏油路 偌大/一诺千金C隐瞒/蛮横 隐居/狙击手 稔知/忍辱负重D旷课/粗犷 触角/处理品 挟持/胁肩谄笑1C(A项,效xio、酵jio,胄、轴zhu,淖no、绰chu;B项,皎、搅jio,捭、柏bi,偌ru、诺nu;C项,瞒、蛮mn,居、狙j,稔、忍rn;D项,旷kung/犷gung, 触ch/处ch,挟、胁xi。)2.下面一段文字,加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非常有

    2、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异常浓烈的色彩和极具阅读快感的语言,渲染出山东高密乡村的隐晦世界。这个世界常常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让人闻到其中的泥土香,看到那浓郁的高粱地。是的,在莫言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迥然不同的乡村,那里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悲悯,他触摸到了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A. 隐晦 B. 身临其境 C. 迥然不同 D. 悲悯2.A(隐晦:指意思模糊,不明显,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该为“隐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B19岁生日

    3、那天,我接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这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C关于陈凯歌与胡戈就馒头血案发生纠纷一事,电影导演陆川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D. 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3.D(A:“完成数据库”动宾不当,应为“建立数据库”或在“数据库”后加一个中心词 B:语序数量性定语应在形容词性的定语前“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C:“他”不知是指“陈凯歌”还是指“胡戈”)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

    4、充分?_ _。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ABCD4.C(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

    5、,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

    6、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 ,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竞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故吏宾客并

    7、委去 委:抛弃。B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寻:不久。C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 殷:盛,众多。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微:稍微。5.D(微:暗暗地。)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遂叱而缚之 边人乐而安之B既至,止于宾馆 徽自以无德于人C欲以权略致之 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D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乃为大行台郎中6.D(D项,副词,译为“于是”;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B项,介词,“在”;介词,“对”;C项,介词,“用”;连词,“来”。)7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 )(3分)A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复云大军续至

    8、B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C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D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7.D(A项前者表现其“忠于职守”,后者表现其“机智”; B项前者表现其“机智”“审慎”,后者表现其“忠义”,C项前者表现其“俭约”,后者表现其“勤至”)8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元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

    9、到了魏帝的称赞。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8.C(申徽并未亲自出面,而是派人与他接触,然后才诱使他来到宾馆。)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线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君 无 尺 寸 之 功 滥 居 方 岳 之 重 恃 远 背 诞 不 恭 贡 职 戮 辱 使 人 轻忽 诏 命 计 君 之 咎 实 不 容 诛 但 受 诏 之 日 本 令 相 送 归 阙 所 恨 不 得

    10、 即 申 明 罚 以 谢 边 远 耳9(1)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3分)译为: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3分)译为: 9(2)孝武初年,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11、 ,如是而已.(2)大弦嘈嘈如急雨, 。 嘈嘈切切错杂弹, 。(3)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4) ,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答案】(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4) 使负栋之柱 多于机上之工女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所有过往的事件都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历史,历史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人们时常潜入堆积如山的陈年旧事,修复记忆,提炼传统,并且以史为鉴,认定自己的楷模和规范。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历史无不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因此,如何享用历史资源时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

    12、命题。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人类早期的某一个段落,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历史学与文学的分道扬镳意味着另一个文化阶段的开始。显而易见,历史学更多地负有特殊的责任。从“史官”的设立到修史的慎重严谨,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孟子曾经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历史叙事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因此,历史学热衷于注视各种宏大的巨型景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风云,外交形势,社会制度,革命运动,诸如此类的显眼事件往往是历史学的注视焦点。多数时候,帝王将相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历

    13、史著作的主要人物。相对地说,文学认领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现实主义之后的文学明显地转向了底层,转向了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文学带来的喜怒哀乐源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经验、细节,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宏论。一首小令或者一篇美文仅仅抒写了些许人生感慨;即使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种鸿篇巨制,人们读到的仍然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文学甚至享有一个特权:虚构。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当前者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文学正在栩栩如生地想象一条街道,一幅肖像,或者一批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然而,这并不

    14、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相反,“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这不仅表现于一批以历史故事为主轴的“演义”小说,不仅表现于迄今盛行的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戏剧,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诗史”是杜甫赢得的一个崇高赞誉,巴尔扎克自称要做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并且提出了“美学的”与“历史的”相结合的批评标准或许,亚里士多德关于诗比历史著作更富于哲学意味的观点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启示:文学不负责陈述已发生的事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显示的是另一种史识。如果说,历史学擅长居高临下地处理历史,那么,文学考察的是历史与人生的复杂

    15、互动。没有完全脱离宏观历史的具体人生,正如没有完全脱离具体人生的宏观历史;但是,文学主要承担这个命题的上半部分:历史如何造就各种不同的人生,同时,每一个体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理解和承受来自历史的压力。文学兴趣不衰的探索表明,历史从未关闭。每一种探索的视角都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即使是“大话”、“戏说”式的解构。然而,解构存在的后续问题在于,哪些更为深刻的历史阐释脱颖而出?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乏味的想象又有多少真知灼见?如果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无非是博得一笑如果历史仅仅被视为炮制笑料的作坊,那不啻于双重的辜负:既辜负了解构主义的理论锋芒,也辜负了历史隐含的真正价

    16、值。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 历史对人类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它为民族、国家、个人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B. 历史学与文学是处理问题的两种不同方式,文学可以单独地表现历史,也可以不围绕历史单独表现。C. 历史从未关闭。对历史即使是“大话”、“戏说”式的解构探索,也是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的。D. 我们从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历史学与文学是浑然一体的。E. 文学创作中享有“虚构”这一个特权,其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收到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12.BD(B.“也可以不围绕历史单独表现”这句话与原

    17、文中“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的说法不相符;D.“历史学与文学是浑然一体的”这句话扩大了语义的范围,原文说的是“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想象是乏味的,是在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B.文中第四段中列举杜甫、巴尔扎克、恩格斯等人的事例及言论,意在表明历史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C.历史的叙事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特点,因此孔子写成春秋之后,一些乱臣贼子很是担惊受怕。D.有些鸿篇巨制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人们可从中看出包容万象的历史全景。13.D(人们读到的只能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

    18、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14划线句子“这并不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这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4分)答: 14.“这”指的是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的情况。(2分)因为“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2分)15. 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那么,它们是怎样表现历史的呢?请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回答。(4分)答: 15.(1)内容: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具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文学表现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普通大众的

    19、悲欢离合。(2)方法:历史学表现历史时,是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文学则是通过想象塑造人物、虚构情节故事来表现历史。【译文见“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申徽,字世仪,是魏郡人。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召引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元邃原先的官吏宾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别他。等元邃得到赦免,就广召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不久就任命他做太尉府行参军。孝武初年,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

    20、,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得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刘彦不接受征召命令,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住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就不怀疑他。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刘彦不听从。申徽又派人赞助促成刘彦到宾馆商事,刘彦就听从了他,于是来到宾馆。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刘彦说自己没有

    21、罪,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欺骗朝廷的事,不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却杀害朝廷派的人,轻视朝廷的命令。统计你的罪行,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又说大军接着就到,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十二年,因为申徽讲信用,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被任命为瓜州刺史。申徽在瓜州五年,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边地的老百姓乐来而安定。申徽性情勤奋,在做官期间,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因此事情没有拖延的,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但这个志向一点不松懈。出京城做襄州刺史。当时南方刚刚归附,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申徽性情廉洁谨慎,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且来自我告诫。等到被替代回京,老百姓和官吏送他的人几十里不断绝。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内心感慨感到惭愧,于是写了一首诗,题在清水亭上。不管年长年幼,听说这诗,都争着前来阅读,互相称赞说:“这是申使君手迹。”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 周末练习卷(七)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05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