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永丰初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永丰 初中 1011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阶段 测试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江苏永丰初中10-11学年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永丰初中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题(2019.10)(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轻松地坐下来,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一、积累和运用。(3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月黑雁飞高, 。绿扬烟外晓寒轻, 。 ,春风不度玉门关。晓战随金鼓, 。 ,乱红飞过秋千去。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陈涉世家中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 ?”一句表现
2、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 这两句就是佐证。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说尽了“愁”之沉重。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之夜,歌声水影,美不胜收。cu璨夺目的焰火,映照着“中西合璧”的建筑物轮廓;梦幻灵动的展示,演绎着
3、穿越时空的多元文化。中国人以海纳百川的气魄,为世界举办这场为期184天的文明交流盛宴,让外宾惊羡,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cu_璨 轮廓_(2)“荟萃”的意思是_。(1分)(3)仿照画线句,为横线处补写一句话:_ 。(2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B生活、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虚心向老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C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D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
4、引住了。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5. 名著阅读题。(6分)(1)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分)(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
5、。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一件。(4分)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分)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学校拟选派10名同学参加盐城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假设你参加拉拉队队员的竞选,请你完成以下工作:(1)请你为拉拉队设计一个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子,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动性。(2分)(2)拉拉队队员的竞选大会上,选手有一分钟时间亮相并作发言。请你准备一段简短的发言,要突出自己胜任拉拉队队员的优势,争取评委和与会同学的支持。(3分)(3)拉拉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请你提出两项建议。(2分)(4)假如你有幸被选为盐城市中学生
6、拉拉队,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时遇到了一位同龄的广州星海中学的姚晨同学,你如何向他(她)介绍我们的家乡盐城。(3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6分)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7.在蒹葭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8.蒹葭这首诗歌的三章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二)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5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ì):安定。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4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8、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5分)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冯 云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9、,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
10、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
11、)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13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答:14“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答:15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江姐_浙教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