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一句话 语文S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一句话 语文S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0 一句话 语文
- 资源描述:
-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一首诗中,再一次感受民族魂。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一句话通常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诗人要说的这句话能带来“祸”,能点着火,它缄默了五千年。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快打开语文书,看看这句话是什么?二、新授(一)介绍作者。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一
2、九二二年赴美留学,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挚热的爱国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归国后看到的却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现实恰像他在死水一诗中所描绘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二)默读课文,回答问题。1.找出这句话是“咱们的中国!”与“我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体会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2.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大家结合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当时的写作时代背景,3.自学课文,以小组来汇报学习情况。(三)分析课文。1.抓住“祸”、“火”体会这是句怎样的话。联系当时时代
3、理解“祸”: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1)“火”: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2)“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教师小结:这是句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话。2.抓住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抓“铁树开花”这句话。(1)铁树开花来之不易,但终究会实现。(2)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去的恐慌和畏惧。教师小结: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3)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
4、国!”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理解的那样,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四)拓展阅读:祈祷闻一多思考:闻一多祈祷什么?用我们学过的结合课文、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三、练习1.理解“铁树开花”这句话的含义。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课堂小结 闻一多是诗人,也是严谨的学者,高度理性,执着,自制力很强,自称“东方老憨”;但他内心有一团火,情感丰富,热情洋溢,理想主义,像一座表层冰冷内蕴火焰的“没有爆发
5、的火山”,这种特殊性格在诗中亦有典型的表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人民当家作主,反对专制压迫的丰富潜台词。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中国人处于毫无民主权利的奴隶地位,这句话五千年来都没有说破。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才有了扬眉吐气当家做主人的希望。诗人闻一多一腔爱国主义情感燃烧、升腾着,好像快要爆发的火山,他盼望着“铁树开花”、“火山忍不住了缄默”的那一天。 课后习题 一句话习题一、基础题1.闻一多原名( ),著名的( )、( )和( )。2.按课文填空。(1)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2)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二、综合题1.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起到了什么作用?2.用
6、火山作比有什么好处?3.“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三、提高题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