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必修三学案:3.11 师说第一课时.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1990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必修三学案:3.11 师说 第一课时 山东省 平邑县 学校 语文 必修 三学案 3.11 第一 课时
    资源描述:

    1、 编写:李乐民 卜庆凯【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2.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师说(shu ) 游说 (shu) 小学而大遗(y) 曹操遗(wi)权书 句读(du )六艺经传(zhun)谄(chn)媚2.每日成语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

    2、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升堂入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3.读背任务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 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4.文体常识: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文从字顺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是古文的代表作。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问题探究】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 2.一代文学宗师为

    4、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3.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4.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5.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6.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

    5、是写给谁看的呢?【课时测评】师说与问说(片断)比较阅读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曰: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问说)翻译下面的句子。1.位卑

    6、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3.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传”、“无惑也难”有哪些具体表现?请从4个方面概括。 5.比较选文与师说在立意(或内容)上的异同,然后填空。(1)相同点:(不超过25个字)(2)不同点:(每小题字数不超过25个字)问说: 师说: 6.“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这一句与师说中的哪句话相应?(连标点不超过25个字)【延伸阅读】 三位先贤的忘与记(一)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不知恐怕就是忘了吧?两千多年前,肉可不是人人都能轻易吃到的,

    7、食肉者是富贵人的代名词。夫子却满心满脑的音乐而忘了肉的美味。夫子忘记了物质享受!夫子铭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子铭记朝闻道,夕死可也!虚心学习,为学习真理可以舍弃生命!周游列国,夫子铭记尽善美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忘却了颠沛流离之苦!弟子作证,夫子忘记了物质追求;春秋作证,历史铭记了一代至圣!( 二 )在大唐的土地上,童子都跟老师熟习句读,巫医乐师之百工之人也都不管年龄与辈分,相互学习,而士大夫们却担心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明明满脑疑惑却装出满腹经纶。韩愈见状,忧思不已,于是大力宣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实,韩愈就是想让大家和他自己一样,忘记身份地位之别,忘记虚荣,铭记道之所存

    8、,师之所存的道理!只有忘记虚荣,才能虚心求教,真诚讨论;只有铭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先贤教诲,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掌握真理。韩愈正是发现了忘记与铭记的要义,从而使从师二字千古流传。(三)一袭长衫,掩不住满腔爱国忧民的情怀;瘦弱身躯,藏不住刚毅挺立的铮铮铁骨。这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当他把匕首和投枪一样的文字射向敌人心脏时,他还记得报纸上的谩骂攻击吗?他还记得反动政府的通缉令吗?他全忘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只铭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只铭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为了自己的民族,他像牛一般工作到最后一刻!忘记个人安危,发誓我以我血荐轩辕;铭记民族责任,坚韧地为民众呐喊,这是民族魂的真本色!回首先贤

    9、,他们的忘记与铭记,其实正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路标。古汉语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句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一时,学于余。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10、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傅説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韩愈的名言警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必修三学案:3.11 师说第一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99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