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百强校
- 资源描述:
-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B.请辞决矣 请:请允许我C
2、.今日往不反者 反:反复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3分)(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C.行李之往来 D.顷之未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又前而为歌曰 C 乃朝服,设九宾之礼。 D 皆白衣冠以送之4. 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9分)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
3、“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注: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 蒉():草编的筐子。 丈插:
4、即“杖锸”,拄着铁锹。 夜邑:地名。 淄上:地名。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车弗谢而去 道歉B、先生志之矣通“识”,知道C、三月而不克之也。 攻下D、明日乃厉气循城 沿-巡视。6.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7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
5、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2) 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3)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二、 课内古文基础选择题(915题)(共21分)9、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 (
6、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C. 共其乏困 (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D.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0、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项伯杀人,臣活之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
7、首,函封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使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A. B. C. D.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乃夜驰之沛公军A.久而久之 B.子欲何之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4、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厕(去,往)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
8、张良留谢(感谢)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秦时与臣游(交往)D、 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 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三、 名句名篇默写。(共15分)1.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一鼓作气, ,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4.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6.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片段慷慨悲壮,士皆垂泪涕泣,荆轲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7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