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6)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6 WORD版含解析 2021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诗词 阅读 专项 训练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6)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注】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注】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听觉角度写环境,上句以钟鸣表现山寺安静,下句突出渡口喧闹,对照鲜明。B.颔联写人们沿江回到江边小村,引出诗人乘坐小舟归向鹿门山;同为归,然心情有别。C.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用诗人行
2、踪把二者巧妙连接在一起。D.诗中“幽人”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表现了他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2.孟浩然提出,诗歌创作中,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这首诗是怎样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奉寄别马巴州杜甫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注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马伏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1.下列对
3、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名将马援、汉相萧何两个典故,感叹了朋友和自己的身不逢时。B.颔联“南国”一句,描绘了南方水云相映的景色,暗示诗人南行之意。C.尾联点明朋友志向所在,以此作结,含蓄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勉励之情。D.全诗主宾并举,相互映衬,将“别倩”写得既曲折委婉,又真诚坦荡。2.本诗颈联“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有何含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4、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B.颔联用夸张、暗喻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C.“胸次全无一点尘”意思是诗人内心干净。该句写出了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感受。D.本诗盛赞读书之好处,读书之趣,抒发诗人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说理形象。2.颈联有怎样的含义?请简要赏析。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满庭芳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5、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归去来兮:这里引用了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它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洛水清波: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故云。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的上片主要抒写词人思归西蜀故里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情。B.“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老无为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有着人生失意、宦海沉浮的哀愁。C.下片的后半部分,从“好在堂前细柳”到篇末,词人不再感慨未来,转而抒发自己对此地山川人物的依依不舍和离开后依然怀念的
6、情感。D.本词大量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我们跟随词人一同从岷峨到黄州,又从黄州到汝州,再回到黄州,描写的风物人情,着实动人。2.素来词家评论,此词为东坡“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之作,你同意此观点吗?请以下片为例,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注】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更管:哪管。青毡: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貂蝉:貂蝉冠,指官僚之冠。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啼鸦衰柳”
7、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2.这首词上片“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菩萨蛮李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注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逸奔华州,心绪烦乱
8、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变词,奏毕,皆泣下沾襟。”(旧唐书龆宗纪)大内:皇帝殿宇。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秦宫殿”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B.词人虚写“双飞燕”,既表达了词人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C.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唐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D.本词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D2.首联上下句将远离尘世的
9、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进行比照,暗含对禅境的喜爱。颔联通过“人”与“我”的比衬,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颈联写诗人陶醉于大自然,忘情于山间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尾联写鹿门山山林寂寥,只有幽人独居,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解析:1.“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错误,从诗人经历可知,其隐居是无奈之举。2.【诗歌鉴赏】开篇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
10、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尘世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对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陶醉于大自然中,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诗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