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周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周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 陆川县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上学 第三 周周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二年级2015年秋季期语文周测三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
2、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
3、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
4、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
5、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 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 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说话能力增强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强了,千里 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 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手,手机也就不具备了存在的 的意义。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
6、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 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 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 动了手机的普及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书 写能力、记忆能力,人们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 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 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
7、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 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 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完成89题。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4本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 5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李小明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91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