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教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资源描述:
-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教学案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逻辑性的,学生的认知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轻松。这节课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1.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矛盾冲突。教学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由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2.依托旧知,突破重点。通过与所学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对比,探究复式折
2、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第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以旧引新。(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2.组织学生读统计图。课件出示2019年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你从两个统计图中分别获取了哪些信息?(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1.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并选代表汇报。(1)画出纵轴和横轴;(2)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3)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4)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5)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2.观察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小组内讨论、交流。(1)交流、汇报从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在组内解决。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二、探究新知。(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2019年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思考如何比较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2.课件出示4月710日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组织学生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4.组织
4、学生根据统计图解决教材84页对应的问题。5.再次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反映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1.观察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明确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个统计图中表示更容易比较。2.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反映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3.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小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后全班汇报,重点明确图例的作用。4.结合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5.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再一次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阳光水果
5、超市2019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1)()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少。(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万元。(3)全年实际收入()万元。(4)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巩固拓展。(10分钟)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84页下面例题。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85页1题。(1)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1.观察2019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交流获取的信息。2.(1)观察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在小组内交流。(2)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例如:2019年患龋齿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019年患龋齿的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提出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3.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