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4年高中数学优质课: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稿.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2014年高中数学优质课: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稿 河南省 2014 年高 数学 优质课 建立 数列 模型 解决 实际问题
- 资源描述:
-
1、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兰考一高 张桂英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叫张桂英,来自兰考一高,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第二章 “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与说明。下面我将按三个问题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先看三个问题:1.要把学生带到哪里?2.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3.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七个方面: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评价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一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做了以下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目标是教学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明晰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来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1)明确课程标准要求;(2)分析教材;(3)分析学情。1、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分析教材人教A版数学5中的第二章数列,是通过对一般数列的研究,转入对两类特殊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研究。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两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等差、等比两种数列模型以及建立数列模型的具体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数列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并能够利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是等差、等比数列在实际应用中
3、的一节整合课,是这两种数列知识的再认识和再应用,是本章内容的升华。3、分析学情有利因素: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有了较深的认识,这对建立这两种数列模型做好了知识储备。从认知结构方面,大量的数学思维方法如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等已为学生所习知。 不利因素: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问题的复杂条件、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用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认识、研究数列,学生还没有形成思维习惯,所以“建模”和“解模”两步对学生来说还是个难点。依据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数列模型的步骤,解
4、决有关等差、等比数列模型的实际问题。依据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从生活背景中提炼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模型,并加以解决。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学会解决有关等差数列模型的实际问题。(2)学会解决有关等比数列模型的实际问题。(3)明确建立数列模型的步骤。二、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为了回答好第二个为题,我进行了评价任务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和教学流程分析:1 、评价任务分析(1)针对目标1,设计例1第()问,引导学生建构等差数列模型;设计阶段性小结和目标检测题1,使学生学会抓关键信息、构造等差数列模型。(2)针对目标2,设计例1第()问,引导学
5、生建构等比数列模型;设计阶段性小结、例2、目标检测题2,使学生学会抓关键信息、构造等比数列模型,解模过程采用小组讨论形式。(3)目标3包含在目标1、目标2的达成过程中。2 、 教法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预设,抛出问题,逐步引导,启发探究,检测反馈,引起学生对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注意和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3 、教学流程设计分析依据“评价指导教学活动、目标引领教学过程”这一理念,我把教学流程分成七个环节来进行,下面我将逐一解析。环节1 回顾旧知通过回顾等差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生命的林子课件苏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