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 数学 考点突破练14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 数学 考点突破练14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23 高考 二轮 复习 试题 适用于 新教材 考点 突破 14 圆锥曲线
- 资源描述:
-
1、考点突破练14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1.(2022广东广州三模)在圆x2+y2=2上任取一点D,过点D作x轴的垂线段DH,H为垂足,线段DH上一点E满足|DH|EH|=2.记动点E的轨迹为曲线C.(1)求曲线C的方程;(2)设O为原点,曲线C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A,直线AP与曲线C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M,直线AQ与曲线C交于点Q,与x轴交于点N,若OMON=-2,求证:直线PQ经过定点.2.(2022湖南衡阳三模)已知抛物线C:y=ax2(a0)的焦点是F,若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所得弦长|AB|的最小值为2.(1)求实数a的值.(2)设P,Q是抛物线C上不同于
2、坐标原点O的两个不同的动点,且以线段PQ为直径的圆经过点O,作OMPQ,垂足为M,试探究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MN|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该定点N的坐标及定值|MN|;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22广东佛山模拟)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0),上、下顶点分别为B1,B2,以点F为圆心,FB1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于点T(3,0).(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已知点P(2,0),点A,B为椭圆C上异于点P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直线PA,PB与y轴分别交于点M,N,记以MN为直径的圆为圆K,试判断是否存在直线l截圆K的弦长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该直线的方程
3、;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22山东烟台三模)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2,其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T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TF1F2面积的最大值为1.(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已知A(0,1),过点0,12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M,N,直线AM,AN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P,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过定点.5. (2022辽宁沈阳三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F1,F2分别为等轴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若点A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且|AF1|-|AF2|=42,直线AF2交双曲线于B点,A(x1,y1),B
4、(x2,y2),D为线段F1O的中点,延长AD,BD,分别与双曲线交于P,Q两点. (1)求证:x1y2-x2y1=4(y2-y1).(2)若直线AB,PQ的斜率都存在,且依次设为k1,k2,试判断k2k1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k2k1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6.(2022江西鹰潭一模)“工艺折纸”是一种把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物品的艺术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某些折纸活动蕴含丰富的数学内容,例如:用一张圆形纸片,按如下步骤折纸(如下图1),步骤1:设圆心是E,在圆内异于圆心处取一点,标记为F;步骤2:把纸片折叠,使圆周正好通过点F;步骤3:把纸片展开,并留下一道折痕;步骤4:不停重复步骤
5、2和3,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折痕(如图2).图1图2已知这些折痕所围成的图形是一个椭圆.若取半径为23的圆形纸片,设定点F到圆心E的距离为2,按上述方法折纸.(1)以点F,E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EF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折痕所围成的椭圆C(即图1中T点的轨迹)的标准方程.(2)经过椭圆C的左焦点F作直线l,且直线l交椭圆C于P,Q两点,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MPMQ为常数?若存在,求出M的坐标及该常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突破练14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1.(1)解 由题意,设E(x,y),D(x0,y0),因为|DH|EH|=2,所以x0=x,y0=2y.
6、又因为点D在圆x2+y2=2上,所以x2+2y2=2,故曲线C的方程为x22+y2=1.(2)证明 由题意,A(0,1),设M(a,0),N(b,0),则OMON=ab=-2.易得直线AP,AQ的斜率必然存在,所以kAPkAQ=kAMkAN=-1a-1b=-12.设P(x1,y1),Q(x2,y2),易知直线PQ斜率不存在时不符合题意,设直线PQ的方程为y=kx+n,联立y=kx+n,x22+y2=1,得(2k2+1)x2+4knx+2n2-2=0,=(4kn)2-4(2k2+1)(2n2-2)=16k2-8n2+80,得n20,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y=kx,恒过定点(0,0).2.解 (1)
7、抛物线C:y=ax2(a0)化为标准方程为x2=1ay,其焦点F0,14a,由题意知直线斜率一定存在,设其方程为y=k1x+14a,A(x1,y1),B(x2,y2),联立y=k1x+14a,x2=1ay,整理得x2-k1ax-14a2=0,0恒成立,则x1+x2=k1a,y1+y2=k1(x1+x2)+12a=k12a+12a.因为|AB|=y1+y2+12a=k12a+1a,所以当k12=0时,弦长|AB|min=1a=2.所以实数a的值为12.(2)存在定点N(0,1),使得|MN|为定值1.由题意可知直线PQ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y=kx+t(t0),P(x3,y3),Q(x4,y4)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0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高考浙江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六 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 1 高考体验 真题呈现熟悉考情——明确高考怎么考 .ppt
